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大鹏 《天津教育》2022,(14):31-33
<正>思想品德作为国家课程,可以为立德树人的努力提供一个宏观架构,而要想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则还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在仁爱文化特色创建的过程中,应强调通过课程的作用来追求面向学生的立德树人。这样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理解仁爱文化特色,延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精神脉络,同时又显著地突出校本特征。在追求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以课程为抓手,建设了以“仁爱文化”为主题的课程基地,在课程基地里兴建了一场、  相似文献   
2.
皮大鹏 《河北教育》2008,(12):23-23
时下,精细化管理、无为管理、残缺管理等一些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到广大管理者的心中。但是,这些管理都是各有千秋与弊端。笔者认为:“管理,就是校长积极创设情境,努力营造氛围,让教师享受工作的快乐,以此来促进教师将所做的一切都视为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
纵观目前的学校管理,在我们周围不乏制度已经"严"到了恨不得要"限制教师人身自由"的地步的学校.为考出好成绩,暗示、鼓励教师搞两个"黑通通"(天不亮到校,天黑了才放学),教师累得人仰马翻,学生也苦不堪言.在这些学校,制度就像大山一样压得教师们喘不过气来,教师感觉更多的是苦、是累、是郁闷和无助.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呢?这样的制度带给教师的只能是无限的压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制度深得人心,激励教师,让教师在制度与人文管理中享受职业快乐呢?笔者通过我校在制定与执行《归仁小学考试制度》的过程来浅谈之.  相似文献   
4.
时下,许多学校的领导最热衷的一种听课方式是“推门听课”,想以此了解教师教学工作的真实状况,把它作为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法宝。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推门听课也并不是在所有学校都可以推广的。推门听课要因校、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5.
我刚到现在这所学校任校长时,学校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学生随地乱扔纸屑或杂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让学生改变这种不良的行为,我在升旗仪式、做课间操时都反复给学生讲,星期一政治学习时也三令五申地强调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级的学生,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凡有违规者在全校集会的时候点名批评。我想通过我这天天讲时时念,言语引导加经济处罚,学生一定会做到不随地乱扔纸屑与杂物。但事与愿违,罚了许多人钱,被批评的人也很多,收效却甚微。  相似文献   
6.
纵观目前的学校管理,在我们周围不乏制度已经“严”到了恨不得要“限制教师人身自由”的地步的学校。为考出好成绩,暗示、鼓励教师搞两个“黑通通”(天不亮到校,天黑了才放学),教师累得人仰马翻,学生也苦不堪言。在这些学校,制度就像大山一样压得教师们喘不过气来,教师感觉更多的是苦、是累、是郁闷和无助。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呢?这样的制度带给教师的只能是无限的压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制度深得人心,激励教师,让教师在制度与人文管理中享受职业快乐呢?笔者通过我校在制定与执行《归仁小学考试制度》的过程来浅谈之。  相似文献   
7.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师德建设抓到位,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师德建设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艺术,对教师思想教育的时候,以往空洞的说教,效果并不见得好,我现在常常以小故事来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去感染、启发教师,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皮大鹏 《师道》2009,(3):58-58
儿子今年上初一了,但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除了玩就是看电视,作业要我们督促才肯去做。我们夫妻俩常为如何教育好他而烦恼。  相似文献   
9.
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可以助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每年都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每一所学校每年也都派出许多教师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但是,能够参加这些培训的教师在学校整个教师群体中毕竟占少数,  相似文献   
10.
去年9月,我接到中心校调令,到一所村小任校长,紧张而又忙碌的报名工作结束以后,就面临着排课这一难题(因该校在去年的全镇期末统测中所有科目成绩均排在全镇后6名,老师一大部分都已年过半百,教学方法严重滞后)。我召开校委会反复研究课程怎么安排才能达到最优化。杨老师是他们当中惟一的大专毕业生,凭能力完全可以胜任五年级语文教学,但是任课安排一公布后,矛盾就来了:杨老师执意不教五年级语文,而且指名要教二年级语文(我校教师较少,一、二年级必须包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