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赛义德民族文化观是其后殖民理论的一个分支,它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西方文化霸权对东方弱势文化的侵略,呼吁民族文化平等,倡导多元文化共存。赛义德民族文化观给我们的启示也在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和再定位。民族文化观关于文化差异和多元化的论述对于如何保护和建设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皮海兵 《青年记者》2017,(32):90-91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民众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对于政府的政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具备更高的社会治理水平,才能引导网络舆论的正确走向.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发声能力,如何有效发挥两者的联动机制,特别是强化政务微信的运营力度,通过大数据对舆情进行引导,成为当前政务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图像技术的发展,图像的流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象、影像和仿像.从艺术真实的角度来看,图像与现实的关系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具象不能真实反映现实,只是表达了一种现实的幻象,即视觉现实.影像实质上依然是一种现实的幻象,只是具有更多的现实成分,与现实的距离更近.而仿像则是仅凭符号生造出一个真实世界以外的一种虚拟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赛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是后殖民理论的经典著作,主要内容是对19至20世纪英法文学经典的解读。赛义德主要将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这一普遍性的文化形式作为切入点来研究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赛义德提出了一种“对位阅读法”。这个方法始终贯穿全书。赛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所揭示的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5.
6.
皮海兵 《传媒》2018,(9):89-91
本文以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询唤"理论为指导,对网络主播对受众询唤的外显形式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以进一步加深对网络主播的认知理解,为后续网络主播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