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秦祥涛 《阅读》2024,(31):17-20
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顺应教育规律,不断认识和深化儿童作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优势。以儿童为主体,支持儿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不断让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儿童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有自由开展研究学习的需要。教师要不断认识和深化儿童作为研究者的课堂教学优势,以行知思想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为依托,建构支持儿童研究的小学语文课堂,助力儿童获得研究的快乐,从而形成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品格。  相似文献   
3.
秦祥涛 《文教资料》2014,(36):109-111
一部《了不起的盖茨比》使菲茨杰拉德获得了"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第一步"的伟大文学成就,但其纸醉金迷的现实态度和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失败"结局也常为学者所指责。而事实上,这种"失败"却隐喻着菲茨杰拉德文学创作的良苦用心,文字背后蕴含着积极的追寻精神。他的伟大之处,便在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承认"失败"并努力剖析"失败",构建一个美好的文本理想。  相似文献   
4.
秦祥涛 《文教资料》2010,(18):189-190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生。"[1]这句在《挪威的森林》中起到核心解释作用的话,既为我们诠释了生与死之间微妙的关系,也为大家展示了那群困惑在这句话中而无法自拔的年轻男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