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笑声 《江西教育》2005,(7):90-90
日前,在朋友家见到一对从北美回来探亲的年轻夫妇,由于职业习惯,闲聊中谈及那里的学校教育。他们说北美的老师与学生只有年龄、知识、阅历的差异,他们的相处毫无拘谨,可以挽胳膊、搭肩、击掌、像朋友。每个新学年开始,新任老师的第一堂课必是介绍自己——年龄、学历、性趣爱好,生活习惯乃至喜欢的颜色、饮食嗜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  相似文献   
2.
"沟通"浅析     
日前,在朋友家见到一对从北美回来探亲的年轻夫妇,由于职业习惯,闲聊中谈及那里的学校教育.他们说北美的老师与学生只有年龄、知识、阅历的差异,他们的相处毫无拘谨,可以挽胳膊、搭肩、击掌,像朋友.每个新学年开始,新任老师的第一堂课必是介绍自己--年龄、学历、性趣爱好、生活习惯乃至喜欢的颜色、饮食嗜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学生亦必须同样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断地讨论教和学在方法、技巧上的经验与问题.老师讲评学生作业,指导学习方法;学生对老师的教材、教学方法也坦率地评说、提出意见与建议.老师和学生就在这一次次坦诚、宽松的沟通中增进了解、完善自己;教和学也在这一次次的研讨中得到改进和提高.年轻朋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让我好生感慨--沟通确实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法宝.  相似文献   
3.
节日的祝愿     
我常常回忆做学生时所学的课程,我发现绝大一部分内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忘却了,能记得住的都是和老师的授课有关,与老师的音容笑貌有关。比如:教育心理和教材教法课就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是刘其煦老师,当年他约莫30多岁,身材瘦长,看上去有些文弱,却很精神。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架在鼻梁上,镜片后的眼睛有一只明显地有眼疾,但这并不影响他讲学的风采,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他那和悦的目光。至今我还记得他第一堂课时的开场白:“当老师最大的希望是他的学生个个都能成才;最困惑的是那些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学生;最头痛的是课堂…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人文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加强人文教育,应在观念上给人文教育正确定位、在实践中贯彻教育全过程、创建充满人文气息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现有的人文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5.
孙琼琼  赵笑声 《内江科技》2010,31(7):138-139
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了焦点。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已不能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攻击方式,为此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入侵检测系统中。本文介绍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的工作过程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并对数据挖掘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笑看压力     
标题中"笑"字的隐含信息是"善待"--在第九自然段明示。"善待压力"有两层意思:第九自然段以前阐述"挑战压力";第十自然段阐述"回避压力"。两层意思,相得益彰;但是,前者太详,后者太略。最后自然段中"从活力中见'压力'"之意,认识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7.
欢快深情地(迫些},。业}过业卜。引。二{;2。Z一一一一一——--,、厂)J旦亘遍}蜒业}塑6 5 16秀清1一归12妇. 尹一~一一一~山风泉水一、/—一入3561 65}缨。}。丝卜一1逾垂一、、产尹一~、、6。,65茶房采茶妹映妹水细雾月儿轻,明,趁』些旦旦}望2丝}过组},一鬓里妇-}1兮·}尽明,人,1(。。)}清茶正烤明,人,妹妹采茶水映茶房清茶正烤黛川远。{(二。){、迫j产.、产.、6535 22二写二二二二二二一哟哟一百针片银一似尖尖采嫩茶呀,弯弯茶叶细呀,一片茶叶细细茶叶指毛十眉了产——、。‘,1。些}。~}ha 21蜂。}3空云连卿卿呀呀采采呀呀采采呀呀采采f…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朋友家见到一对从北美回来探亲的年轻夫妇,由于职业习惯,闲聊中谈及那里的学校教育他们说北美的老师与学生只有年龄、知识、阅历的差异,他们的相处毫无拘谨,可以挽胳膊、搭肩、击掌,像朋友。每个新学年开始,新任老师的第一堂课必是介绍自己——年龄、学历、性趣爱好、生活习惯乃至喜欢的颜色、饮食嗜好、喜欢什么样的人等等。学生亦必须同样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断地讨论教和学在方法、技巧上的经验与问题。老师讲评学生作业,指导学习方法;学生对老师的教材、教学方法也坦率地评说、提出意见与建议。老师和学生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