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 0 4年3月5日,北风大起,坐于屋内读书,很巧合地读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篇是周作人的《甲申怀古》。这才猛然想起今年又是甲申年,眨眼间,明亡三百六十年了。其实,农民起义,外族入侵,改朝换代是历史上的常事,毫不足怪的。但甲申年却一再被说起,跟上吊的崇祯皇帝有莫大关系。因为一般人的一般印象或者说是一般逻辑就是开国的是明君,丧国的是昏君。而作为明王朝末代皇帝的崇祯却有着上述两重因素。他既诛杀魏忠贤,又枉杀袁崇焕;有人说他励精图治,颇有才干,能做一番事业,只可惜生不逢时,无力回天;有人却认为他色厉内…  相似文献   
2.
2004年3月5日,北风大起,坐于屋内读书,很巧合地读到了两篇文蕈:篇是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篇是周作人的《甲申怀古》。这才猛然想起今年又是甲申年,眨眼间,明亡三百六十年了。  相似文献   
3.
4.
周作人不南下与后来附逆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仅仅解释周作人的思想不足以解释他为什么不南下,因为这是一个行为习性的问题:周作人安于自己的书斋投资习性及其既得利益,而让他如此心安的是对所处环境的感觉体认与直觉判断——中日不可能发生持久的战争,最终要"政治解决"。周作人附逆之后主张"以不变应变",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安身应对的策略:既是战前创作投资习性的延续,又对日本侵略者有所示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两面兼顾、两面讨好的话语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皇帝病     
自有皇帝始 ,便有皇帝病。这种病首先表现为一种奇妙的精神幻觉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可以想见 ,在如此数数之时 ,始皇帝会怎样的居高临下豪气冲天啊 !从此 ,历史将一再证明 :某些时候 ,单凭一串数字就能建立和支撑一种精神幻觉。无论如何 ,始皇帝曾经品德高尚 ,有过一瞬间为后世着想。一瞬间之后 ,他就很快改变了想象的方向 ,要自己不但是始皇帝 ,而且是终皇帝。一面 ,四处刻石颂德 ,“称成功 ,传后世” ;一面信用方士 ,寻找神仙 ,忙得不亦乐乎。极具讽刺意味的是 ,历史对此热情并不领情 ,我们的始皇帝终…  相似文献   
7.
关于李斯     
初中历史课本的好处是简约 ,遗憾则是简单 ,对人物或事件的认识不够全面。譬如李斯 ,我久来觉得他真是了不起 ,你看他 ,帮着秦始皇统一六国 ,明法度 ,定律令 ,同文书 ,设郡县 ,且还是秦时惟一的大书法家。我对他的佩服不在秦始皇之下。秦始皇以野蛮的武功发家 ,而李斯以才名留世。但后来 ,特别是在读了《史记·李斯列传》之后 ,就觉得有些人的美名往往是占了第一印象的便宜。且说李斯。他首先是个识时务的俊杰 ,在所谓的战国七雄里面看好秦国。事实证明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其次 ,也是最根本的 ,他一辈子的理想不过是由“厕中鼠”变成“仓中…  相似文献   
8.
牛顿说,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自然科学是如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亦应是如此。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人文科学界一直在追求“创新”,于是冒出了数不清号称“创新”的“学术成果”。仔细检点一下这些“成果”就会发现:这些“学术研究”变得像当年小靳庄农民写诗一样容易。这就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创新”的价值了。  相似文献   
9.
心存敬畏     
二十四史是一部“天灾人祸”史。人祸不去说它。“天灾” ,如日蚀、地震、冰雹、蝗灾、异物出现等 ,在每个皇帝的本纪中都有 ,从未间断过。天灾发生后 ,开明的天子或自贬或下诏求谏 ,让大臣们说说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失 ,惹得天怒人怨。当然 ,若碰上天降吉祥 ,也不忘拍马屁。有一回 ,朱元璋祭祀天地 ,恰逢天气清明 ,侍臣就说 :“此陛下敬天之诚所至。”引得朱元璋发了一通宏论。曾经觉得这样做很可笑 ,很愚昧 ,后来却不这么想了。古人迷信“天人感应” ,虽然愚昧 ,却也表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态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  相似文献   
10.
一件大事     
翻开“历史大事年表” ,我们会看到约有一半是战争 ,死亡和存活 ,失败和胜利 ,改朝和换代。但历史并非如此简单 ,一年一个 (或多个 )里程碑 ,更多更丰富的则是凡人的喜怒哀乐。不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所谓历史是相当枯燥的。有时候 ,某个个体的生命遭遇会在时空的演化中格外凸显出来 ,成为大事之外的大事。公元前 99年 ,汉武帝派贰师将军征伐匈奴。李陵也率兵卒五千参加战斗 ,可惜的是寡不敌众 ,无奈绝望中降了匈奴。像评价学生只用最后的考试分数一样 ,皇帝要的也只是最后的辉煌战果。而投降 ,不管你曾经如何喋血战场 ,出生入死 ,不管是迫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