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民俗语言是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明清平话小说选》[1]中记录了一些民俗语言的史料,通过分析小说的民俗语言特色,来对小说语言背后的民俗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2.
刘三姐是壮族地区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其千年传播和广泛辐射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刘三姐传说的口头、文本、大众传媒等三种主要传播方式进行梳理、描述和分析,发现随着传播模式的不断多样化,刘三姐传说更易于被受众接受,这也是今天刘三姐传说传播范围更加广泛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特征决定着这种“活”态文学在高校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调查、采录、搜集、整理、演绎等实践能力,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更需要寻求多元的传播渠道。"刘三姐"文化的大众传播渠道肯定了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探寻更多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壮族作家陶丽群多年来执着于底层写作,其小说关注的是身边一群“被生活所遗忘”的人。她的叙述方式与一些“极力穷尽苦难”的作家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她善于在平实的苦难叙事中展现底层人物对生命的珍爱与人性的向善,既彰显了作者底层叙事的独特性,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苦难的反思和关怀弱者的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