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研究者对个人教育选择范围的不同认识,将西方教育选择研究分为三个派别:教育公共选择学派、教育市场选择学派和主张教育市场化、私营化的激进学派。同时分别介绍了他们在教育选择问题上的核心主张。在此基础上,对西方教育选择理论的现状进行了评析,认为已有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丰富理论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缺陷。一方面对于个人教育选择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对教育选择的制度设计拘泥于政府或者市场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特许学校与我国的委托管理都是在公立学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管理方式,两者在背景因素、主体因素、管理方式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辨析出美国特许学校和我国学校委托管理的特点,并且借鉴特许学校的优点,从法律、中介组织、绩效责任体制、管理自由度等方面,为我国学校委托管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所实行的学校委托管理,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委托管理,旨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上海市C中心托管的浦东新区D学校为例,其通过制度模仿的途径,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这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行为。本文以制度变迁相关理论为视角,分析学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以期更好地理解、阐释该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教育需求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其中有效的教育供给就是指与一定的经济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适应与引导各种教育需求的教育供给。对于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来说,提高教育供给的有效程度既是目标方向,也是前提条件。教育管理体制,涉及到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关系以及教育管理的方式和行为,是教育体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关教育的一切决策权都集中在中央和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和学校须严格按上级的指示办事;在管理方式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教育有效供给与教育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与教育有效供给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对形成教育有效供给的障碍,并探讨了教育体制及其对教育有效供给形式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着政府行为失当的问题。政府缺位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和制度方面,政府越位表现在对个人教育选择权、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过度干预上。矫正城市义务均衡发展中政府的失当行为,一是要使教育财政预算透明,二是把对教育官员的政绩考核与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结合起来,三是加强市级财政投资力度,四是政府对个人教育选择行为进行疏导而非禁止。  相似文献   
7.
“就近入学”政策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入学”是一种在我国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的状况下,试图通过强行遏制个人教育选择来实现公平的政策。可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呢?本文认为:“就近入学”政策会损害公立教育的整体质量;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有很大的局限;为教育寻租行为制造了空间;同时又与倡导个人选择的教育发展大趋势背道而驰。因此这个政策的效率和效果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小学变革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校变革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发展中一种经常性管理活动了,可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变革效果却值得怀疑。本文认为中小学变革低效的根源在于对学校变革成本的忽视,这导致我们不能客观审慎地估计学校变革的阻力,选择更好的变革路径。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1、论证变革成本是中小学学校变革低效的根源;2、把我国中小学学校变革成本分为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两类,并描述其具体表现;3、初步探讨我国中小学学校变革成本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翟静丽 《天中学刊》2007,22(4):131-133
在公立教育体系中,相对于强有力的公共选择,个人教育选择总是被忽视甚至被排斥。但事实上,个人教育选择不仅因为能够提高教育效率、改善教育质量而具有工具性价值,更因为它是一种基本人权,维护了受教育者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而具有建构性价值。因此,正确把握教育公共选择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个人教育选择,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我国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问题。从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两个方面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