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位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我吩咐孩子打酒去。这位朋友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打酒去’的‘打’字,曾使我历尽奇难……” 朋友罹于文字之难,我早有风闻,但究竟是怎样的“奇难”,确实无法知道。今天总算清楚了: 我的朋友是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教师。他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就是把学生作文本上“爸爸给地主做短工”一句中的“做”改为“打”。在“史无前例”中,这位学生当了“造反派”,揭发我的朋友:“贫下中农会打骂短工吗?你是诬蔑贫下中农!”于是我的朋友受批斗、进牛棚……历尽“史无前例”的奇难。粉碎了“四人帮”,我的朋友才得以重上讲台。 他的这种遭遇是为人们所熟悉的。今天重提它,我觉得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文质兼美一长句──也谈《菜园小记》的一处文字江苏海门县教研室胡嘉澄由于沈阳命题组与福建命题组对《菜园小记》中引用苏东坡《菜羹赋》和《后相菊赋》里的话的目的理解不同,引出了《(菜园小记)一处文字调整刍议》(见《中学语文教学》93年第9期。以下简称《刍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