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这是初中《几何》第一册第200页的第7题。在教学中,对它的证明方法、结构与应用作了如下初浅的探究。一、证明方法的探究几何证明的灵活性大,技巧性强。在教学中首先宜加强通性通法的教学,使学生有规可循。这个“规”,我以为就是如何把问题转化为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解决的途径。就第7题而言,在平几范围内转化为用“双基”解决的途径有三,这三个途径都是带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2.
读了《江西教育》1983年第10期《二次函数最大值应用题与等周问题》一文,颇受启发。该文运用等周问题的初步知识,来解答某些二次函数最大值应用题,构思巧妙,解法简便。但其中例2的解法,似可作进一步地研究;例5的解法,似有疏忽之处;且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建议,也值得商榷。对此作如下陈述:一、原文例2中的矩形窗框,中间档料的根数为2(如图1)。原文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将原窗框作“等效变形”,变为两个周长相等且为定值的小  相似文献   
3.
在初一年级的一次数学测验中,我们编了这样一道试题: 甲、丙两车同时从A站开出,十分钟后,乙车从A站出发追甲车,追及后立即返回,再过十分钟于归途中与丙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24公里,乙车速度为丙车速度的两倍,求乙车速度。 这道题是将课本上有关甲、乙两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提高为涉及甲、乙、丙三者追及、相遇的行程问题。显然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是大的。但在阅卷时,我们发现学生对该题却给出了好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