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文章在传统内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内力分析方法——刚性屏蔽法,解决了结构的内力分析难的问题。刚性屏蔽法分析思路是:首先确定欲求某截面的内力所在的位置,其次将截面任一侧所有外力用刚性平面屏蔽起来,而后对未屏蔽部分进行变形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大背景分析,需要一批懂专业,能从事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而开办城镇建设专业是可行的,这也为学校城镇建设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介绍了城镇建设专业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的总体规划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课件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技术具有优化课程内容配置、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节约教学时间,能够清晰地表述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等优点。在制作中,要注意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使用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与常规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职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与智能化网络技术,创建一个包括以视觉、听觉及触觉为主的综合可感知的人工虚拟环境即土建工程施工工艺仿真教学系统,形成融"教、学、练、考"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能够缓解高职建筑类专业实训活动下工地难、危险大、受工期影响、实训基地投资多、消耗大等诸多难题,使学生的实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为目标,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对建筑结构职业能力的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特点,有必要探讨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训项目的设置等内容,进而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因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是摆在高职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教师如何发挥对学生的主导性和直接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应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来解读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不合理认知,并认识其危害,力求帮助高职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调节不合理认知,以合理的思维方式理解学生,避免因不合理认知产生的障碍情绪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调位式小型开沟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沟犁常用于开垦荒地、改造农田、植树造林、修建沟渠的基本建设中,但存在犁体过大、消耗能源多、适用单一、耕作易打乱土层等问题。为此,研发出新型调位式小型开沟犁,它是拖拉机悬挂牵引的深耕机具。调位式小型开沟犁性能特点是一犁多用,调位灵活,配备动力小,节省能源,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翻耕土层不乱的保护性作业。调位式小型开沟犁在研制过程中,应满足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要求。文中提出拖拉机在满载低速下使机具作业不能破坏的设计理念,解决了开沟犁受力及强度分析的相关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校土建类专业传统教材已无法适应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和技能型培养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广义教材,即立体化教材。它是基于一体化设计的教学系统,它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平台,以项目课程为导向,以实践能力教育为目标,并将当前最新三维可视化控制技术与智能化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各环节中,形成融“教、学、练、考”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立体化教材构建了土建类专业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弥补了教学手段、实训条件及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课堂上实现教学项目与施工项目、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谈高职院校如何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高职院校要顺应市场要求,创造订单培养条件,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采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合理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建筑力学课程不应是理力、材力、结构力学的简单合并,而应该将各知识点进行优化组合,吐故纳新,构建全新理念的建筑力学课程内容,以体现出高职教育重在应用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