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1]对2012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20题第(Ⅱ)问作了探究,我们从另外的角度作了一些探讨,得到若干结论.为了叙述和引用方便,我们把文[1]的结论1和结论2合写成如下命题:  相似文献   
2.
文[1]中讨论了2011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21题,得出了点P的轨迹是过A点切线(该切线与λ无关),主要从函数的方面拓展了P点的轨迹问题.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探讨,得到若干结论,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旧题新证     
2008年全国联赛山西赛区预赛题第14题: 如图1,以△ABC的一边BC为直径作圆,分别交AB、AC所在直线于点E、F,过点E、F分别作圆的切线交于一点P,直线AP与BF交于一点D.证明:D、C、E三点共线.  相似文献   
4.
合肥市第二届高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暨第十届高中数学优秀课比赛(预赛)日前落幕,比赛内容为“六个一”(解一道题,命一道题,说一节课,评一节课,上一节课,谈一体会),其中,在“命一道题”环节中,给出了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大量的运算和推理都是通过数学符号进行的。数学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数学语言,它能清楚地表达数学的概念、运算过程和人的思维过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一些符号的创用及有关史实作了初步的综合。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