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晚明的徐渭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一位开天辟地的创新性人物,他的书画是在怎样的社会大环境与小环境中形成的,历代的研究者往往多从结果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内在原因。本文简述了徐渭书画转型性特征,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一形式转型的各种动力因素所在,认为哲学上的心学转型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士人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士人阶层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和阶级结构特点孕育出了独特的士人文化。自魏晋以来,士人与中国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倾向,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本文试图分析形成士人阶层和士人文化的中国教育制度和阶级、阶层结构,并进一步阐明中国绘画独特审美风格后面所存在的社会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3.
范美俊 《中国收藏》2024,(1):122-125
<正>在大自然、生活中或艺术作品里,美无处不在,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因此著名雕塑大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中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体系中,就青少年的成长环境看,美育一直是短板,学校的美术或音乐课,常走进语文或数学老师,还颇客气地说:“这节课我来上,请大家打开书……”  相似文献   
4.
5.
在近年文史哲等学科的研究中,混乱的晚明时期被越来越清晰地描述成一个历史转型时期.在中国书画史上,晚明时期的部分书画家及其作品同样具有转型性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勾勒了该时期以徐渭等为代表的书画家在中国书画史上的转型性特征,认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是形成这股书画转型之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由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几个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7.
范美俊 《中国收藏》2023,(10):38-41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很是复杂,时代科技进步、经济模式变化、对外文化交流等因素,会形成一定时代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画种缓慢渐进的现代转型。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大概始于以任伯年为代表的晚清海派,其后渐入佳境。在任伯年生活的时代,变,已成救亡图存灵丹妙药。时代变了,图式就不能不变,图式更新就成现实需求。身在十里洋场的任伯年最明白这个道理,太精英、太传统都不好卖,得有新鲜感,得合璧居中,因此其人物写真,“三阳开泰”类讨口彩的画最好销。  相似文献   
8.
寸光也长远     
范美俊 《中国收藏》2020,(1):100-103
虽然“鼠疫”对人类威胁很大,但鼠类并非全是面目可憎的。鼠是啦齿类哺乳动物,全世界约有1700余种,大致分家栖和野栖两类,体形有小有大,小者如仓鼠、田鼠,大者如竹鼠、海狸鼠。鼠类繁殖快、数量大,生存能力极强,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打洞上树、翻箱倒柜无所不能。它堪称人类的影随形者,某些种类甚至踩不死、冻不死、摔不死、毒不死。似乎,它也挺喜欢人们那种看不惯它但又不得不与它一起构建美好生活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自高考恢复以来,美术专业加试(高考)也已经20多年了,但一直没多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考试科目与题目大同小异,要求也相对单一。这已经给考生及高校的专业教育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笔从某年北京服装学院考抽象画的角度谈起,分析现有美术高考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的文史哲与艺术等学科的研究中,晚明时期被越来越清晰地描述成一个历史转型期。在书法史上,徐渭和黄道周为代表的书家的作品同样具有这种转型性特征。本文借鉴社会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勾勒了晚明时期中国社会早期近代化的特征并对应晚明书法的转型性特征,认为这股书法潮流与当时中国社会早期近代化的某些特征是相一致和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