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人类历史上看,一般说来所有的传统的集权国家,包括专制体制在内的所有的集权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尤其是走向以改革为导向的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难以避免我们所说的那种"薄壳效应"。所谓的"薄壳效应"指的就是在地球最薄的地方最容易爆发火山。这种"薄壳效应"在所有的专制帝国中都难以避免,这是因为,传统集权国家长期积累的矛盾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们会有一  相似文献   
2.
刘晓波几篇论文中最明显的缺陷,是他把传统文化视为一个不可离析的整体,这就使他不可能对构成传统文化的诸层次、诸侧面、诸因素之间的复杂的整合关系以及构成这种整合关系的内外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既然传统文化已被判识为混然一体而又面目可憎的“铁板”,那么,除了把它整个地抛入历史垃圾箱外,很难设想,还有什么工作要化整体的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政治选择:辛亥革命以后的多党议会民主模式 辛亥革命以后,仿效西方现成的议会民主政体,以推动中国现代化,是百年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二次政治选择。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主观上的原因。当时的政治精英思想当中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共识,即认为西方的议会民主政体是最先进的一种政治体制,放之四海皆准,  相似文献   
4.
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既然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着普遍性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和作用,产生某种思想倾向的,将不可能是个别人,而是在社会经历和境遇,乃至阶级阶层地位等方面大体相近的一批人甚至一代人。他们受着同样的社会刺激,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理想志趣、生活信念、乃至审美观和习俗风尚等方面,具有共同性,或具有相近的判断标准。这种在某一特定时期席卷某些阶层一批人乃至一代人的具有普遍性和类型性的思想倾向,我们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温和的改革仍然是大多数国人的共同愿望。只要持之以恒,走小走,走稳步,不停步,在试错中找到适合的路径,中国总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占有稀缺资源的先富人群与普罗大众之间,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出现经济上的两极分化,这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自然客观现象。经济上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底层阶层则越来越贫困,在经济学上  相似文献   
6.
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的生活,感触最深的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还是多年旅居美国的华侨,都非常实际,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化的失败原因,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我们在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这种解释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可以缓慢地通过自己的资本主义萌芽,同样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来,根据这一解释,这一必然过程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迫地中断了,于是中国沦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然而,这种解释不能回答,日本同样是东方国家,同样受到西方的挑战,同样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压迫与文化冲击,为什么日本却能成功地发展为东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始终存在着以“义理至上”为宗旨的儒臣政治集团与王文统、阿合马、卢世荣、桑丹为代表的功利派理财之臣的激烈斗争。本文试图考察儒臣集团在这一斗争中反功利的基本倾向以及这一倾向对元代政治的消极影响。这一课题不仅对于认识元代中后期的政治变化可以提供若干重要的历史背景,而且对于认识一个时代特定的文化思潮对人们的政治选择和政治活动的能动影响,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萧功秦先生的历史眼光与众不同。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他阐发的一些思想被90年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他发表的很多论文给人印象深刻。例如关于清末铁路建设问题,原来我们一直认为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是出卖国家利益,而且导致保路运动的发生。他从现代化的角度层层分析,使入耳目一新。历史学需要考证,也需要诠释。诠释需要思想。萧先生的这篇大作以全新的路径解释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不无道理。他用严复的“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作为引子,读罢全文,你才能心领神会。本刊一直倡导中学教师要关心学术研究。提高的途径首先是阅读,有些文章要精读才能有所领悟,这一篇就很值得精读。本刊分三期连续刊载,希望读者能有所获。在此,我们感谢萧先生惠赐本刊,也希望著名学者都来关心中学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化解社会矛盾,而是故步自封,一旦改革进入锁定状态,矛盾将进一步激化,长此以往,中国有可能在左与右的激进主义——民粹主义的夹攻与冲击下,陷入严重的危机与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