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本文集中探讨了宋词的悲美情感场,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情的悲美,二是家国的悲美,三是人生身世的悲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比兴”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最基本的表现方法立论,阐述了“比兴”方法在诗词艺术上的发展轨迹,由(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一直到宋词,从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比兴”手法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一反传统说法,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得出东坡绝爱淮海词、不愧为淮海词的最早知音者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4.
评价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人们常以苏轼所言“诗中有画”为不刊之论,实际上却是一种片面之词。这种片面性的出现,其责任不在于苏轼而在于后人;因为苏轼此言是在欣赏了王维的山水名画《蓝田烟雨图》之后写的。他说:“味摩诘之诗,涛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很明显,他这是在就画论诗。就画论诗,无须旁及其他,此说确实深中肯綮。而后来的评论者却抛开苏轼“就画论诗”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将之扩大为王维山水田园诗典型的甚至唯一的艺术特色,那就不免片面了。  相似文献   
5.
关于宋词的基本风格,前人多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类。苏轼于熙宁八年(一○七五)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在《与鲜于子骏书》里,就有意与当时以柳永为代表的传统婉约词风相区别,树起了“自是一家”的豪放大旗。苏轼形容自己这种新词风的特点是:“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据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耆卿?’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绰铁板,唱大江东去.’为之绝倒。”这一颇具风趣的评论,鲜明而准确地道出了苏、柳词  相似文献   
6.
王维诗歌最辉煌的成就,在于后期的山水田园诗。然而,又正是对这一类诗歌,不少人在激赏其艺术性时却贬抑其思想性。共同的意见是:就艺术性而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色,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获得了极大的艺术魅力;就思想性而言,这类诗歌又大都渗透了消极处世的思想和没落颓唐的感情。没有深刻地反映当时重大的社会矛盾,思想性较差。因此,有人作出了如下结论:王维后期诗歌“在艺术上的成功,并不能掩饰他思想上的严重缺点”。 现在,我不禁要问:这种内容与形式如此径庭的评价,难道符合历史实际吗?同时,思  相似文献   
7.
求文探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意境说的本义,从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两方面论述了意境的始源及其发展,阐明意境说的局限,得出了“不能以意境之有无判断诗歌优劣”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一反淮海词“少故实”的传统意见,论证了秦少游在运用故实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并总结出淮海词在融化前人诗词语言上,具有活、新、达三个显著特点。最后,对人们误会淮海河“少故实”的原因也作了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