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董俊珏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4):63-65,68
在清代文学史上,以天才女词人身份出现的贺双卿,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在当前学术界倾向于视贺双卿为虚构人物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她仍有其不容忽视的文学史地位。从传播学的视阈来考量,"虚构人物"贺双卿作为客观文学现象的意义和价值,是由复杂而特殊的文学传播行为和过程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2.
准确界定黄檗文化的概念是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将黄檗文化理解为佛教文化和福清地方文化,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以黄檗宗为黄檗文化内核,强调其已成为综合性文化形态的观点,则较严谨而科学。 黄檗文化具有浓厚的华侨文化色彩,又实现了对华侨文化的超越,是中国古代海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形态,也是封建时代后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次极大规模的对外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陈三立是中国古典散文谢幕时期的一位大家。他的古文观在秉承前人“经世致用”之说的基础上,不标宗派,不立门户,力避雷同,反对迂执墨守,主张应广泛学习古人并能融会自出,自成一家之文。此种观念,在当时颇有现实意义和代表性,体现了宝贵的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4.
《清故太常寺卿袁忠节公神道碑铭》是新近发现的一篇陈三立的佚文,系陈三立于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1935—1936)间为袁昶所作,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不仅是庚子事变研究的新材料,也为探讨陈三立晚年的思想发展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