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寿等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科技专家,是在曾国藩的引荐、擢拔下脱颖而出的。曾国藩则依靠这一批最早系统接触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篇章的第一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徐寿等科技专家的历史功绩。认识曾国藩的思想风格,而且有助于剖析作为中国近代化重要一环的洋务运动的艰难起步和曲折历程。本文针对曾国藩与徐寿等科技专家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试作初步探析,以为深入一步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2.
无锡近代工业企业家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个性,由于其他理环境及人文传统的影响,在实业致富和开放观念的氛围中,企业家的形成具有群体特点,企业家的来源组成,早期以官僚地主及商人头办为主,后期以工商业者为主,这样一群不同成份出身的企业家,殊途同归,促进了无锡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世纪20年代是无锡新老两代有交替过渡时期,从他们对名望的崇尚态度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情程度,可以看出两代企业家价值观念与人格素质特征的区别;从企业经营的管理方式,发展模式及用人思路方面,可以看出两代企业家经营风格的转变,在年轻一代的手中,企业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留下了人们的沉思。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在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无锡工商企业或者相互模仿,或者与社会团体合作,分别举办带有浓厚社会实验色彩的劳工事业.凡稍有眼光的企业家无不对此倾注极大热忱和可观投资,写下了近代无锡企业文化中颇具创新特色的一页. 一、“劳工自治”的理念和设想 在大革命浪潮的激荡下,1920年代农村的农民运动和城市的工人运动持续高涨,工厂罢工接连不断.如何平息工人情绪,缓和劳资关系,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荣德生等工商企业家深知潮流所趋只可疏导不可堵塞的道理,所以设想通过改革企业管理来加以疏导.劳工福利的实施,虽然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展开,旨在调节劳资关系,但又带有企业管理变革的意义,体现企业劳动组织和劳动关系的进步.在无锡,所谓“惠工”“福利”,既有企业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又有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其中尤以申新三厂的“劳工自治”最具特色也最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抵御外侮、谋求自强,构成徐寿、华蘅芳等近代科技专家与曾国藩共同创办近代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的思想基础。中国近代工业从造船制炮起步,是中国第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竞争和压迫加重的形势下,引进、移植、应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谋求富民强国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5.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一、活用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6.
写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如果素材缺乏,作文也就会变得假、大、空.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习作素材的开发和利用,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取习作的原料,丰富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王源吉冶坊是无锡历史上著名的冶铁作坊,创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无锡的冶坊行业起源很早。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无锡"曹二房冶坊"就曾为宁波天童寺铸造"千僧锅"。清代顺治年间,山西人查氏在无锡南门外羊腰弯置地开设冶坊。查氏无子,招赘本坊姓吴的职员为子为婿,将冶坊赠给吴姓。吴姓将冶坊改换牌号为"吴永昌"。至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经济周转不灵,难以维持。当时王氏在无锡北门外大街开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