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先生认为,船山的两端一致说,肯定气禀,认为恶的来源不在于欲求,而在欲求的不中节,以情才之交的不当位而下流。耳目口鼻与欲求,不是吾人当该舍弃的对象,而是当吾人把情才之交,流荡而为机械式,下委而不能中节所造成的。故唐先生对船山论气质与恶的关系所作诠释发挥了船山重气的义理,视气是可以保住的,重点在于别低贱气,独尊性,因性为孤立,如此则否定世间气化,而且情才也要依于性善的引导,才能不流于恶。  相似文献   
2.
对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见解作一讨论,阳明的思想发端常起因于对朱子学的怀疑,朱子以《大学》作为学问的建构,视格物为穷理,故为知;诚意为行,故以《大学》的知至而后意诚而言,先知后行.而阳明不同意,进而主张知行合一,吾人从其《答顾东桥书》里书信之往返,对于其中的知行问题,再做一番检讨,见孰是孰非.其中的主要问题点包括,《中庸》的“博学、审问”等之语,该属知还是属行.及先秦儒者对于知识上的学习,是否重视之,是第一义还是第二义?进而,吾人谈四书中的原意,到底知与行之间的问题,朱子与阳明,谁人能合于原意.又阳明、朱子对知行的见解,能有相合之处吗?本文对此,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定命”船山既然反对宿命之说∞而强调“性日成,命日降”,故还是强调人的德性努力,虽然人的努力不见得能扭转乾坤,不见得能回天,但总不会先相信有定命,总是先有不自暴自弃的精神,才能说尽人事,听天命。若未努力,以为命之成侧不可变,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1] 本文拟对于牟宗三先生对黄宗羲思想之理解,作一不同的表述.先谈论牟先生此一文的内容,再对其看法进行讨论,以见黄宗羲思想是否真如牟宗三先生所言,守不住师说,而为下堕之学.在此吾人写作的方式,乃不同于牟宗三先生所言,认为黄宗羲守不住师说,所以吾人须先就黄宗羲思想与其师刘蕺山之思想作一比较,特别是天道论(理气论)方面,看是否有距离,以视黄宗羲对于天命流行之体之义理是否真有误解.  相似文献   
5.
李晦斋与曹汉辅的论辩,是韩国朝鲜朝时代的一次重要论辩,代表朱子学与其他派别思想义理之不同。从李晦斋与曹汉辅的书信论辩中,可以看出李晦斋的平实性,本着朱子学下学上达的精神,不离人伦事物而扎实的做工夫;至于曹汉辅则为李晦斋目为异端,以其杂有佛老思想之故。该丈从其二人对于本体与工夫处的体会,找出儒佛之间的恰当判准,并对于曹汉辅思想,作一衡定与裁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于唐君毅先生谈船山的命义作一解说,此文置于《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的“原命”里,其中谈王船山对于命义的理解与诠释.命的解释之一,乃人力不可施为的限制义,此乃命运之义,船山亦论及此义.然唐先生的诠释中,较不从船山的消极命义(限制)上着手,而从积极命义(命日降)着手.吾人亦顺着唐先生的诠释而开为三节.第一节谈“命日降”之说,此责人日新其德以配命,而不认为天命一次给足,因为如此则人有所依恃而不求进步.第二节谈“无定命”之说,一方面船山反对有一天命实体作为主宰,若以为其主宰,则主宰者神,被主宰者不神,而船山是一种类于泛神论之说,此乃重气的诠释结果;又船山反对宿命论,事在人为,重人文化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亦无一定归向之命,但并非指船山不知命的限制.第三节谈知命、立命.人的物质生命结束时不是终结,因此时气只是隐,而不是成为不存在,故精神尚可作用于人世间,此乃虽知命限,但却有积极义的立命之说.  相似文献   
7.
李晦斋与曹汉辅的论辩,是韩国朝鲜朝时代的一次重要论辩,代表朱子学与其他派别思想义理之不同。从李晦斋与曹汉辅的书信论辩中,可以看出李晦斋的平实性,本着朱子学下学上达的精神,不离人伦事物而扎实的做工夫;至于曹汉辅则为李晦斋目为异端,以其杂有佛老思想之故。该文从其二人对于本体与工夫处的体会,找出儒佛之间的恰当判准,并对于曹汉辅思想,作一衡定与裁判。  相似文献   
8.
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看中船山的历史哲学,认为蕺山是宋明理学的殿军,故牟先生对于船山学总是忽略之;徐复观先生的精神则放在先秦及两汉;相对于此,唐君毅先生对于船山学很能有其相应的理解,故唐先生的船山学值得探讨。唐先生并不强调宋明理学的分系,认为张子与船山为气论一派,而不同程朱陆王。唐先生的船山学,重视船山的天道论与人性论,船山特重人成,故吾人亦谈唐先生对于人道论的阐发。此文中,唐先生并未引船山原文,主要就其心中的船山印象作一发挥,然大致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张子正蒙注》为背景所作的论述。《张子正蒙注》谈变化气质、气质之性,船山亦有文字诠释之,而唐先生能分别出张子与船山所重注之性之不同。依此吾人把唐先生此文作一分析与探讨,以见唐先生所侧重的船山学之面向。  相似文献   
9.
阳明学推崇“良知”,为一集大成之学问形态,当中集结了历代前贤之文化智慧;其良知学系以孟子为本,同时加入了不少其他文化见解,包括佛学、道家等。在道家方面,阳明尝言:圣人用心如镜而求之当下!此似庄子,而与《论语》要计划未来之要求,相去较远。阳明又有“成色分两”之论,亦似郭象“小大逍遥”之意趣,阳明不在乎分两之大小,而在乎足色。在佛家方面,阳明尝言:“昭昭之天即广大之天。”此隐喻“部分即全体”,而与华严宗“六相圆融”之说相似,所谓椽之部分即于舍之全部。诸如此类,在阳明文献之中可说俯拾即是,可见除了儒家思想,阳明亦深受道家、佛家之影响,其中道家部分值得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