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树梅花万首诗──谈对课文的多角度思维太和三堂中学薛朝玉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及要求告诉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加强创造思维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再发现能力和创造潜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突破一维单向的限制,充分展...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高考试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它含金量最高,因此,作文能力差,势必影响前途。那么,考生如何写出锦绣文章,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着,获得理想的分数呢?《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这样规定:“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练就  相似文献   
4.
5.
千年的遗憾安徽一考生乌江岸边,夜色如水。如漆的夜里张扬着狰狞,一支支闪灼的火把如一只只泛着幽蓝的眼睛。啊——是谁用凄凉的声音,在唱一首首熟悉的楚歌﹖是三千江东子弟不散的阴魂吗﹖骓,僵卧在它曾经踏起的飞扬的黄沙中,一朵冷艳开在虞姬如雪的粉颈上。呐喊依旧。如霜的冷刃上浸染着殷红的温暖,一具勇猛硕大的躯体缓缓躺在孕育它的大地上。在这个不灭的神话中,留下了千年的遗憾。亚父范增的一句“竖子不足与谋”似乎就已奠定了悲剧的基础。鸿门宴,亚父频举的玉,不在你的双眼,项庄、项伯的舞剑成了千古的笑谈。在你自负的笑声中,溜走了…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孔子十分重视对《诗经》的阅读理解,发表过许多关于《诗经》的言论,现就《论语》中的有关言论择要介绍如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诗经》中全部诗篇的意义和价值,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提要〕孔子概要指出《诗经》的主旨。△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郁而不哀伤。”〔提要〕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把握适当,符合中庸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8.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已提炼为成语,被人们广泛使用。下面我们就重读这些故事,了解有关的成语。1.单刀赴会[故事回放]《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记载:为了讨回荆州,鲁肃定计设下鸿门宴来请关羽。关羽曰:“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关羽单刀赴会,威震江东。[成语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赴会:参加约会。原指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只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含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2.舌战群儒[故事回放]《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记载:赤壁之战前夕,为了说服…  相似文献   
9.
1.在研读课文中寻机创新。   研读课文是进行创新实践的有效方法。学生带着研究的眼光读课文,对课文进行说理性、评价性、鉴赏性的阅读分析,时而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   2.运用推读法力求创新。 推读法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独特的读书方法。他读书时往往先看开头和结尾,然后推想这中间是怎么过来的;想过后再看书是怎么写的。他认为,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消化“别人”,读出“自己”来。这种读出“自己”,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   3.通过专题性作文训练实现创新。一是假想性作文训练。如《假如我是长》、…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高中阶段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见,做好“问题”这篇文章,是落实好“探究学习”这一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学生普遍会问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时可提出以下四项要求:(1)问题提出要有总体性。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瞄准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提关键性问题。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