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ISA2018中,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项测试成绩均排名世界第一。对此结果,大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我认为其实没有必要过度解读,客观冷静看待就可,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名列第一肯定比排名靠后好,更比名落孙山好,这是受世人瞩目的优异成绩,可喜可贺。即便这只是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四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的学生成绩,不能代表全中国更不能代表中西部地区,但是依然值得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对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各种解读颇多,提出了很多新要求,给老师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众所周知,新课标是需要每个学科都扎扎实实去落实的,落实新课标是一场持久战,对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一种持续的压力。一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认为,“双减”已经让老师们感到压力很大,再加上落实新课标就更是重上加重,因此对落实新课标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3.
<正>基础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质量。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基础教育已经走向以提升质量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突出表现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上。核心素养是应对21世纪挑战的素养,也称为21世纪素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创新加速,国际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提出核心素养的框架,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这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同时体现了教育对于“高公平”与“高质量”的双重追求。因材施教包括“识材”与“施教”两步,即先识别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与需求,再据此施加差别化的教育教学。在中小学的一所学校甚至一个班级里面,因材施教的对象群体包括英才儿童、随班就读的残障儿童、学困生、普通学生群体四类。分层教学和选课走班是因材施教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班内分层教学的效果比校际分层(重点校制度)和校内分层(重点班制度)更好。选课走班要更注重学生选课的自主性与学生兴趣爱好的满足,需要有序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校长培训必须随之改革。有八个资源要素影响校长培训,提高校长培训质量需要优化每个要素,促进不同要素间的优化组合。校长培训改革有三条路径,即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要全面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必须完善培训体系,改进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研究,加大培训投入,并建立健全针对政府的政绩考核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6.
以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素养何以如此重要,居然能担此大任? 因为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首先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所回答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可划分为4个阶段,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描述性维度"可以描绘出不同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概貌,同时从教育效能、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秩序等"评价性维度"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的效果予以简要评价。不同阶段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关注重点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看来,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进程是不断探索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新型、良性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秩序、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政校关系调整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政校关系调整的关键是如何保障和监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校关系重构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教育治理”是一个很热的词,也是一个很时髦的词,大家都很喜欢用,但是使用的随意性很大,有时甚至张冠李戴、南辕北辙。推进教育治理,必须抓住教育治理的本质,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更不能“打着红旗反红旗”。当前,教育实践领域甚至教育理论界,对于教育治理有诸多误解。其一,认为治理就是“严管”。“治理”这个词过去早就在教育领域使用,如“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含有对于不法行为严加管治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穷人的日子不好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遇到天灾人祸,雪上加霜,会更加艰难。贫穷让人感到没有面子没有尊严,让人失去参与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平等机会,甚至让拥有平等受教育机会成为空想。更为可怕的是,贫困往往会代际传递。社会与贫困做斗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有两个:一个是税收,政府通过向富人征税(尤其是通过累进税和遗产税)、向穷人进行税收再分配(主要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救济等),缩小贫富差距;一个是教育,政府提供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为所有孩子尤其是穷孩子提供能提升其日后生存与发展竞争力的教育机会,为穷孩子将来的就业、晋升夯实能力基础,不让穷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