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高等教育的社会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存在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差异,但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6年中翻了一番,其动力主要是社会需求,而不是劳动力市场需求.非英语和西欧之外的国家研究能力和世界一流大学显著成长和扩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亚,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已成为仅次于北美和欧洲的世界第三大研究和创新之地.东亚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是由经济增长、中产阶级的需求、本土儒家教育根基所推动的,并在国家赶超西方的积极助力下.虽然东西方在研究能力和资源上的差距仍然存在,但东亚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而使东亚高等教育与众不同的文化因素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东西方大学模式、大学/国家/社会关系的协同将全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关于人类社会中空间秩序的两大重要思想起源于中国:其一是“天下”思想,它将无所不包的世界看作一个没有边界的整体,遵循以共同的价值观和福祉为基础的治理理念。“天下”深刻影响了西周时期的思维观念。另一重要思想则是诞生于秦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和民族国家理念。这两种思想源流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天下”思想在以世界为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路径之间不断变化。自秦朝以来,虽然民族国家的思想一直发挥着相对更强的作用,但是“天下”思想依然是构建世界体系的方法,对民族国家的理念产生着影响。在过去的20余年中,关于“天下”思想的讨论重新兴起。这一方面源于赵汀阳等学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全球化进程中,人们更需要从超越民族国家的视角来理解各种关系。因此,“天下”思想对于填补当下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天下”思想不仅具有空间性,并且探讨了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环境中如何最大化人类的共同福祉。本文梳理了古代和现代有关“天下”思想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下”思想对于阐释和发展全球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启发。本文在结论部分将其总结为八项原则。在“天下”思想影响下的全球高等教育中,这八项原...  相似文献   
4.
5.
6.
全球知识经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国家的政府政策和学术工作都认同在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中,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作用与日俱增,高等教育和知识同时具有全球性、国家性和地方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由国家政府各个部门共同孕育,而且其模式受到社会投资方式的影响,跨境或者全球层面的高等教育活动逐渐增加,尤其是对于知识而言。通过研究变化中的全球高等教育图景。可以为政府和国家政策、大学发展战略及国际机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接连出现的政府主导的改革将高等教育系统向"教科书般"经济市场越推越近已实施的改革包括公司化、引入竞争性资助、增加学费和其他费用、使用高校管理中产出模式和绩效报告。但是,没有一个国家面向本国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是按照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来运作的,没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是被股东、利润、市场份额、配置效率或商品形式所驱动的。在一些国家,只有职业培训和国际教育才会真正收取商业性质的学费。虽然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企业家精神和消费者话语,但资本主义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现有的高等教育市场充其量是一个受监管的准市场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领域的"市场改革"不同于交通、通信、广播电视和医疗保险界的私有化和商业化。究其原因,本文发现真正的市场改革受制于高等教育领域特定的内在限度(公共产品、地位竞争)以及与这些限度相关的政治因素、高等教育市场改革计划在本质上是乌托邦式的,目前市场改革的抽象理想仍在持续并不是因为它具有真正实现的前景,而是由于外源性政策的推动(如财政缩减、政府控制等)。如果资本主义市场是无法实现的,为什么要继续假装它们可以实现呢?我们需要一个与教育系统更适切的现代化改革议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