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多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结构的要求出现了新的趋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衡量人才质量最瞩目的标志,基础教育的课程面临着重大的考验。纵观物理教育的现实,“重形式、重验证、重书面、重记忆”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大量限制性问题的重复演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限制了学生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3.
许光曙  叶根弟 《物理教师》2003,24(11):29-31
1设计思想 探究性或研究性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使初中学生初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尽快适应国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为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开展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作好铺垫,笔者根据现代教学的理念,借鉴专家学者的理论和实践,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或研究性的学习作一有益的尝试.1.1探索一种崭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提出“问题-实验-交流”物理课堂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简单机械”是初中力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杠杆平衡条件又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它涉及到杠杆的五个“要素”,在杠杆平衡过程中,只要改变其中某个要素,则其它的要素也随之改变,才能使杠杆达到新的平衡。本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对这一类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问题—实验—交流”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根据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猜想 ,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及交流评价 ,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取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动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操作流程可以用图 1来描述 .1 提出问题1 .1 创设情景 ,发现问题设置情景 ,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7.
教科书是课堂教学中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参考文本。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后,物理教科书也随之做了相应修订。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物理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科书修订的意图,才能更好地运用教科书,有效地处理教科书,真正达到贯彻新课程理念的目的。本文以第六章为例,就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老教材(指2007年12月第2版,下同)与新教材(指2012年11月第3版,下同)进行比较研究,谈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启示。一、两种版本教科书变化概述  相似文献   
8.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