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普遍以两种实践形态并存:一种是学科教学研究,即常说的"教研活动",其研究的指向是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就其研究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而言,是一种随机漫谈式的"文本研究",缺乏主题、方法和深度,虽然能解决一些诸如确定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但研究的效益不高;另一种是科研课题研究,研究的指向是教育的某个领域内的规律把握,以专业化的研究方式进行,一般在由学校少数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组内进行,受益面不广,且研究的内容与教师日常工作可能脱节,对改善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相似文献   
2.
一、整体改革工作的回顾 80年代,崇仁路小学是一所普通学校,在老校长李文衡同志领导下,坚持走整体改革之路,艰苦创业、以德立校、科研先行,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使学校从低谷中崛起,成为市德育示范学校、省第一所综合办学水平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 1994年,学校在整体改变学校面貌的同时,开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发表15周年之际,回顾学校十五年的发展变化,深深感到小平教育思想的伟大。学校在80年代初仅是一所三类校。在“三个面向”思想指导下,坚持十五年教改不动摇,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得到不断发展。通过以德立校,创出办学特色;通过综合评估,树起办学示范;通过整体改革,成为全国实验基地。学校抓住这三次机遇,迈出三大步,使学校从低谷中崛起,成为湖北省示范学校、省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普遍以两种实践形态并存:一种是学科教学研究,即常说的“教研活动”,其研究的指向是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就其研究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而言,是一种随机漫谈式的“文本研究”,缺乏主题、方法和深度,虽然能解决一些诸如确定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但研究的效益不高;另一种是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实施有效的校本研究,从教师行为层面来讲,需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为校本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校本研究与学校管理的改革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本特从学校管理层面谈一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校本研究进行引领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实施有效的校本研究,从教师行为层面来讲.需要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讲.则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为校本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施校本研究与学校管理的改革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本文特从学校管理层面谈一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校本研究进行引领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小学德育“自主—选择—养成”模式,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尊重学生道德生活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教会自主选择、引导主动养成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现代公民基础素养为目标的道德教育新模式。现代社会中的集体是建立在人的个性发展基础上有活力的集体,自我是集体中有个性的主人。我们认为,现代公民基础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行为动因上看,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自主、自信、进取向上;有正确的集体意识,会移情,关爱他人、集体、祖国。从行为方式上看,掌握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养成基本社会公德;具备在协作基础上的竞争意识:在规范前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所指称的“教育模式”,是特指教师所组织和开展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教育活动的模式,是对某一教育时间段的教育活动的总体框架、结构的安排与选择,不涉及学校管理、学校办学等领域。每一种“教育模式”都试图以自己的样式去安排、选择和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活动的程序。因此,要建构某种“教育模式”,就需要具体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对课程改革浮躁现象深刻反思,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识别并运用规律,使教育同归到真实现实、平实常规、朴实教风和宁静本质上来,开展了"节节课好"主题活动。力图通过"强三本、固三基",追求高效课堂、高效班级、高效学校,转变提高质量方式,变"高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选择—养成”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育实效性不高,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在加强德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德育投入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其实效性没有提高呢?我们认为,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的适应性问题,即学校所采取的一成不变的德育模式与变化的社会、变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当今时代,社会已不是封闭的社会,而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社会,社会道德生活环境越来越丰富、复杂。这就要求德育必须教会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在种种道德冲突面前不会迷惘无措。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已不再是顺从的一代,而是有较强自主选择意愿的一代,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