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参加课改教学的三四年中,我觉得人教版这套教材,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应该都是深受欢迎的。首先,一幅幅学生熟悉的情境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其次,教材选材比较有针对性:一方面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另一方面主要是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例如:在第一册就安排了“分类”这一单元,对于刚入学的小孩子来说,他们更显得有学习“分类”的必要性。因为学习分类,对于他们整理书包、文具盒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极大帮助的。再次,教材的…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我陪女儿上游泳课,听见几位妈妈一面抱怨物价上扬、日子不好过,一面却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暑假要把孩子送进很有名的、费用惊人的英文补习班上课。女儿班上同学的暑假安排大多都是上补习班或安亲班。辛苦早起上学一整个学期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暑假,到头来却还是得天天去上课,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写作导学法是以数学学科的情感、内容、思维、方法等为写作核心,以解决生活及学习等问题为写作目标,以教师的引导提供写作的活动经验、方向点拨,以数学应用、学法指导为主线形成的教学方式。利用数学写作导学法,可以促进复习的深度建构,提升复习的解题技巧,培育复习的审题习惯,提升复习的总结意识,激活复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经历反思性学习,形成复习认知的提升、复习感悟的升华,进而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参加课改教学的三四年中,我觉得人教版这套教材,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应该都是深受欢迎的. 首先,一幅幅学生熟悉的情境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测量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中的克与千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索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6.
在充斥着"秒杀",追求"便捷",讲究"速成",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谈"慢养"会不会显得滑稽可笑?难道孩子不会在"慢慢来"的过程中掉队吗?当担心和迷茫交织在一起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二、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由此引发了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限重1吨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着教师就顺势揭示课题: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设计说明: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导入,抓住“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学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和内容,感受问题解决方法的使用要领与价值,体验问题解决方法的广泛应用,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探究适合于本班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创设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搭建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我从教14年,做了14年的班主任,曾被评为厦门市十佳班主任,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当过《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出版了厦门市班主任中的第一本专著《教室里的情与智》。学生们经常说:感谢谢老师,是您激发了我们的成长潜能。而我要说:感谢学生们的成长和近十年转化"落后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