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位论文抽检政策是基于结果导向的问责制度而产生的质量保障手段,分析其效能可以为政策进一步完善与有效实施提供启示。检视J省2016-2019年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数据和相关政策文本,发现抽检政策实施和强化后,学位论文质量持续提升,然而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科呈现出差异化政策回应,其中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论文质量提升最快,文学和艺术学的论文质量提升较快,法学、经济学、教育学论文质量改善较慢,且政策强化后,各类院校和学科对政策的再次回应也呈现出差异。差异化效能反映出三组关键政策要素的博弈以及其中产生的相悖结果:公平与效率的政策价值博弈、简约与精细的政策规则博弈、外在激励与内在动力的政策措施博弈。忽视这三组博弈会抑制政策发挥应有的效能。为提高效能,抽检政策需处理好潜在的要素相悖问题,更好地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适度细化规则,增强政策实施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客观分析了铜都铜业铜材厂磷铜产品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阐明了磷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和PCB行业中的地位。通过对磷铜产品市场的调研和市场营销分析,认为目前现有生产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企业应适时做出扩大生产规模一万吨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3.
学术志趣对学术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至关重要,关于学术志趣转变过程的研究亟待补充。聚焦学术型硕士生的学术志趣转变现象,研究基于质性访谈材料发现,学术志趣转变过程经历学术认知转变、学术能力获得、理性择业和深度内省四个阶段,包含个体对学术工作的理解、对学术能力的评价、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个体性格的解读。但学术志趣转变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体主观意愿,其间有着对学术环境的考量与妥协,也深受导师指导、学术共同体、招生制度、学术分工和学术生产方式等结构性因素的建构。对此,教育主体需尊重体现个人发展的志趣转变,重点对因学术能力不佳和学术认知消极而学术志趣消退的学生施以教育干预,为其创设有利的学术环境,保护学术志趣。  相似文献   
4.
5.
为持续追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对全国9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02459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73.6%,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6.9%,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81.3%,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9.5%,对研究生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2.2%;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最高;专业型研究生在多个维度的满意度高于学术型研究生;与此同时,研究生科研与实践的参与率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6.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对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政策文本进行解析,发现:该政策经历了初设探索、调整推进、完善规范三个阶段,渐进地指向以高校为主体的政策发展方向,进入以“善治”语境为核心的改革模式;其中不仅政府、市场与文化、组织作为深层结构影响着政策变迁,又因政策设置的高昂成本、学习效应、协作效应、适应性预期对初始行为的选择强化,致使政策具有较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更有不同利益主体间博弈、国外相关政策示范效应和社会舆论监督催化驱动三大动力机制贯穿政策演进发展始末。以史为鉴,我国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学术委员会关键行动者的核心引领作用,关注权力的安排、规划与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