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含泪忆斤澜     
林斤澜大哥走了。永别之痛,万箭插心,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都还没发表过什么作品。1951年奉派参加“中央土改团”,分赴安徽和湖南参加土改。我们在外地期间,“北京人艺”进行改组,创作组取消了。我先回京,被调到了北京文联。过了些天,我上王府井大街,意外地见斤澜迎面走来。  相似文献   
3.
一看到著名作家邓友梅的名字,您一定以为这篇也是他创作的小说。那您就错了,这里邓先生叙述的是一个生活在巴黎城内的山东沂蒙山区的农村女性真实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4.
古稀爬雪山     
恰好在七十岁这年,我到了丽江古城,玉龙雪山之下。  相似文献   
5.
漫忆老挝     
去年我去了老挝,爱上了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北京到万象,乘飞机3个多小时,但有2个多小时是在中国领空上。在昆明着陆办理出境手续,再飞起来,40分钟就在万象降落了。也许因为太近,在机场享受的待遇就跟其他国际航线不同。去老挝的候机室里,有的工作人员拿乘客当听差。代表团中3位作家,都已年过花甲,正利用候机时间商量事,走来一个戴机场职员标志的年轻人,指着老头们喊道:“别说话了,到楼上找人去!”作家们说:“我们的人一个不少。”工作人员说:“你们的人不少就行了?找别的人!把坐这班飞机的人都找来!我要点数。”平时也…  相似文献   
6.
学习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小说的人,多半是从读小说开始。从爱读发展到爱写。我青年时读书,不大讲规律,而且在战争环境中也无法讲规律,抓到什么读什么。在读各种小说过程中,逐渐发现有的书自己读起来兴味盎然,百读不厌;有的书尽管社会评价很高,但我读着却吃力而没兴趣。这里自然有个文化水平、文艺修养高低的问题,但久而久之,我发现也有个“性相近”的因素。读小说和读科学书籍不同。搞科学的人,不论有多么大的个性差异,只要是研究同一课题,总  相似文献   
7.
闲说过年     
阳历年除夕夜晚,老伴到国外看女儿,我一人独坐灯下对着酒杯冷冷清清,连新年钟声都没顾上听就入睡了。本以为从此就冷清下去,不料元旦之后街上反倒热闹起来。迎接春节的劲头比过元旦更强。各行各业,大事小事都在“20世纪最后一次”上做文章。戏剧汇演,是“20世纪最后一次”,体育比赛是“20世纪最后一次比赛”,连商店推销都写上“20世纪最后一次吐血大甩卖!”这可能是因为阳历“元旦”是从外国引进的。洋人过年也马虎,远不如过圣诞节热闹。所以中国人过新年马马虎虎,倒也是洋为中用。从过节上看,洋人迷信劲头也不小,过节总带有更多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8.
香港杂思     
前些天,电视新闻上报道一则消息,香港各界开座谈会,畅谈如何迎接香港回归。因为这是香港被英国强占为“大不列颠海外属地”的最后一年了。香港的殖民地命运就要结束,香港上空将要飘扬起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这使我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9.
邓友梅 《上海教育》2006,(2A):79-79
评论家发明“京味小说”一词已有多年,我一赢没弄明白其界定标准。我猜除了“用京白写京事”之外,还必须得有点“味儿”,不然怎么叫“京味“呢?叶广芩的“京味小说”多取材旗人上层。不是九王多尔衮进北京或乾嘉盛世时的贝勒贝子,就是宣统退位废了黄带子砸了铁饭碗的旗主儿们。叶广芩的作品好就好在“够味儿”。头一条是有“墨香”。不造作,不拿捏,从容舒展中流露书卷翰墨之气。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瘟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化底蕴。光有墨香不算好,这作品还有革命意识、时代特征,可算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是受过社会主义教育,经过革命磨炼,又有了域外生活作参照之后,这才回头审视自己冲出来的那个“旧世界”的,所以看得清,想得深,揭得透。正因为作曾从属于那个社会群体,学写作什么都能作假,唯感情作不得假,于是她在批判、否定那些过时、陈腐、消失了的一切时,字里行间又剪不断理还乱地流露出认同、怀念的情结。这从社会学、政治学方面说,或许是不宜赞同必须澄清的成分,但在学上恰好成了不可替代的“这一个”,使这些作品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漫忆汪曾祺     
邓友梅 《出版参考》2005,(35):39-40
汪曾祺和林斤澜是建国后我结识的最早的朋友.说这个没有自吹之意.他二位成仙得道,我望尘莫及,是后来的事.四十七年前还处在大哥二哥相差不多的阶段.曾祺虽已出过小说集,是沈从文先生入室弟子,但这没给他戴上光环,倒还挂点阴影,被认为曾是另一条道上跑的车;斤澜在台湾是地下党员,蹲过国民党军事监狱,九死一生跑回来后只着迷写剧本,写的不少却一部都没上演过(至今也没听说有人上演),相比之下当时处境最顺的倒是我.小八路出身,写工农兵,在"批判武训传"等"战斗"中表现得既"左"又"粗".文章虽写得平平却被认为"党性较强".我与曾祺、斤澜感情密切,好心的同志还提醒:"交朋友要慎重,不要受小资产阶级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