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Z.Do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分析了农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报道一项旨在验证"语言模因论"对英语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的教学实验。受试者为35名英语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学生。他们在课堂内通过听说等渠道模仿、朗读、背诵和复述《听力教程》中的某些英语听力对话、段落和新闻材料并学习里面的生词和短语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行动研究的时间为16周。结果表明:所有被试者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师生对英语听力理解过程的反思能力。这说明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对学生提出模仿、朗读、背诵和复述等学习方法的要求,不仅能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而且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z.Domyei的外语学习动机理论分析了农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 em e)"。一项英语专业学生运用模因论的方法学习语音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受试者通过模仿和背诵方法学习英语语音,与没有要求用这些方法的受试者相比,前者习得的语音知识比后者更多,且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更长,并能在新的语境中加以复制和传播。这一结果证实模因论确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英语语音的习得,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分析当前英语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探讨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新模式的途径:引入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等级考试,夯实学生的语言技能;突出英语专业的学科本体地位;以《大纲》为纲,科学论证,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加强论文指导,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世界知识、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母语的阅读训练。随着模因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模仿、朗读、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再次引起了普遍关注。模因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项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语言作为一种模因,在外语教学中确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中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反思性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民族边境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中小学英语教师学历低,教学观念落后,为了适应新课改,民族边境中学英语教师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对教学设施和条件并没有特殊要求,正是民族边境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可以实践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大学英语界抓住了贯彻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组织标准化考试三大环节,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总结了不少可借鉴的教学方法。综观古今中外流行过的主要教学法,各自优缺点并存。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本文就英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原则和方法,谈谈其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运用。 一、英语教学法发展趋势及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 英语教学法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前,教学外语都是利用本族语进行,离不开翻译手段。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拿本国言语去译解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是提高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主力军。文章以模因论为切入点,以参加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为例,探讨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语义学从研究词义的角度为研究《毛泽东选集》及毛泽东诗词中之战斗性语言英译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译者翻译过程中对词义的甄别与选择、对源语所处的语境与时代的考虑,对译入语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的关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推动对毛泽东著作的英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