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屈原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中和性、圆融性、柔韧性和世俗性、民间性。本文由此追溯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文化渊源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伦理型文化 ,审美原则是以和为美 ;二是儒、释、道的精神世界对悲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屈原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中和性,圆融性,柔韧性和世俗性,民间性。本文由此追溯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文化渊源: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伦理型文化,审美原则是以和为美;二是儒,释,道的精神世界对悲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屈原一生追求人格完美,他代表了中国化的本质特征,不愧是中国化的象征。屈原的理想追求及期 失败,揭示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中和性、圆融性、柔韧性;屈原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蕴涵了中国古代悲剧精神的世俗性、民间性。从屈原身上所体现的内心冲突,反映出中国古代悲剧结局深厚久远的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组成,当历史的年轮驶进人类历史文明时代,男女关系便成为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而发生在男女之间的这种特有但普遍存在的微妙高尚的情感便是一直受到热情歌咏的爱情,是历代文学永恒的话题.本文则就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来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中爱情的嬗进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清律》作为观照蓝本,对《田七郎》中的人物形象、法律行为、法律意识进行了分析,揭示出法律的实践运作状况,为人们认识当时的法律状况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