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十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辉煌十三年的实践是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并使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到历史的新高度,这是我党执政兴国在经济理论上创新和走向成熟的逻辑结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创建了经济的理论和体制基础。正确选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经济方略。  相似文献   
2.
3.
西部大开发是新世纪贵州迎来全面开发的最好契机,从贵州经济的基础和结构看,难点仍然是农业的开发及其转型;从贵州农业对生态的依赖、现代农业的取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贵州应把生态农业开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短缺问题的实质在于现行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少地方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旅游人才的“用不上”和“留不住”.文章指出,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构建本土型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强化以本土型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加强本土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探索本土型“产、学、研”结合模式,是培养本土型旅游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及其持续高增长的经济绩效令世界瞩目,尤其是近期经济实现“软着陆”的成功,突出显示了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这不仅引起了国际经济学界和国内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且已转移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过度经济学”的学者们称之为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成功范例;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是“温和式的激进改革”,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是由于从外围改起的结  相似文献   
6.
郑茂刚 《培训与研究》2007,24(8):99-101
在国家与农村关系的制度框架下,从政府与乡村社会两个层面和"官治"与"自治"两条主线考察,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呈现出一条自治化(县政乡治)——行政化(乡政治理)——行政化与自治化并行(乡政村治)的变迁轨迹。中国乡村治理的演进逻辑影响深远,以至我们改善乡村治理的任何努力都不可能脱离"乡土中国"熟人社会抑或半熟人社会这一历史基础及其演变,都不能不重视乡村治理单一行政化的近代特征及其教训,都不能不肯定村民自治这一具有民主价值的当代元素。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石,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我国国有企业如何深化改革,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8.
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欠发达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破解这一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使“教育”成为内生变量并发生聚变,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价值。强力支持欠发达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造就足够的人力资源,推动教育与经济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水平,是共建欠发达民族地区发展“造血”机制的正确选择,符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近期经济增长也有积极意义,这无疑是我国走向开放型经济强国的良好机遇.在我国"入世"谈判渐近成功的最后阶段,面对"入世"机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认真研究应对措施和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运用现代治理理论研究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以黔东南州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为例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