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老课新教     
活动一:信息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搜集、整理、交流信息,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信息。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的: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燃烧或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热量如果被传导出去,达不到所需的温度,物质就不会燃烧或沸腾。 活动内容:纸锅烧水、水下燃烛、烧不坏的布条 活动形式:小组实验 活动准备:①废烟盒、酒精灯、三角架、透明胶、水、火柴,②水槽、蜡烛、夹子,③酒精、布条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已经上了有一年多了,最让我满意的是我们每个班级都建立了科学资料“小超市”,并且这个“小超市”的储藏量越来越大。搜集、整理信息是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资源,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的确,搜  相似文献   
4.
我教《平衡》这课,在研讨“左右挂得一样多,挂在哪儿”时,发现教材中图2和图4给出钩码的方式影响学生概括规律。图2和图4如下图:  相似文献   
5.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不仅顺利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学中应该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情境的创设往往变味、走调。有些情景的创设花里胡哨,与实际教学并没有多大联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有些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在课堂上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情景的创设立足点是为了热闹,为了吸引听课教师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观察探究材料 师:请同学们打开材料盒,里面有什么? 生:有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 师:认真观察小灯泡、电池,观察的时候要细心,把每个部分看仔细。比一比,看哪组发现的最多?还可以把发现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镜子反光”是义务教育《自然》第三册《镜子》一课的一个小实验,只因反光现象看起来很简单,初次教学我忽略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结果弄得乱七八糟。第二次教学我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镜子反光”的条件,课上很生动又有趣  相似文献   
8.
细读了谢凤祥老师的“《水的压力》的课堂纪实”。感受颇深。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信息输入阶段:由学生有亲身体验但又弄不清原因的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2.信息组合阶段:借助实验指导学生认识①水有压力,水对水中的物体有压力。②水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力。③水的压力来自各个方向。④水越深压力越大。对信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身体》一课的教学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出发,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1.知识难度适中,数量适当。 本课先让学生研讨人体能够分成几部分,然后用火柴棍摆人体的各种运动姿势,制作机器人。紧紧围绕人体  相似文献   
10.
活动一:信息交流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整理、交流信息,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2.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