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乌托邦文学与反面乌托邦文学的演变都与乌托邦思想中两层固有矛盾的作用息息相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使两种文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具特色。20世纪,当人们实践乌托邦理想受挫,个人利益取代社会整体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乌托邦文学由于批判现实的功能弱化逐渐丧失了魅力,而反面乌托邦文学则顺应了矛盾发展的趋势,迎来了全面兴盛。  相似文献   
2.
闽台大学英语教育的差异性体现在对学术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目前,大陆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仍然沿袭着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台湾高校近年来则倡导以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随着闽台联合培养项目的推广,两地的英语教育资源相互补充,教学模式相互借鉴,把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巩固英语基础的同时,增强了学术英语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为大陆大学英语教改探试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被形容为一部能让读者相信上帝的海难小说。作者扬·马特尔在书中借主人公Pi之口构筑了虚实互现的两个版本的海难叙事:一个是人们所青睐的Pi与虎同舟,劫后余生的旅程;另一个则是被人唾弃的充满了血腥与杀戮的故事。前者带有浓厚的奇幻色彩,后者则更贴近现实。通过两种叙事的对照,作者传达出一个信息:宗教信仰正如人们偏爱有虎的故事那样,是人们在面对残酷现实时通过想象在情感方面得到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二战中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犹太民族史上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疤。许多幸存者在战后仍然挣扎于大屠杀的痛苦记忆中,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均饱受大屠杀后遗症的困扰。美国犹太作家奥齐克和罗森鲍姆分别在他们各自的作品《罗莎》和《二手烟》中刻画了两代大屠杀后遗症患者的形象,并不约而同地安排了救赎的结局,揭示出往往为人们忽略的一点:对于亲历大屠杀的犹太人及其家庭来说,选择忘却伤痛也不失为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霍桑的名著《红字》出版后曾引起轰动,这与作者为该书精心创作的前言——《海关》的宣传效果是不可分割。试从《红字》创作的政治历史背景,《红字》出版时的商业背景以及《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三方面入手分析该前言,以揭示出霍桑创作前言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政治爆料为噱头,吸引大批读者,提升《红字》销量的同时,通过塑造一个"编辑者"的叙述者形象,巧妙地规避了《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从而达到商业文学和艺术文学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6.
小说 《斯通纳》在长期遭受出版界冷遇之后,于近些年重获读者们的热捧.导致这一奇特文学现象的原因在于小说所刻画的主人公形象有别于美国文学中的传统英雄.主人公斯通纳在其平凡的一生中鲜有出彩的经历.然而,他对文学和真爱的执着追寻,对学术公正的英勇捍卫,以及面对困顿的人生所表现出的坚忍,均有力地证明了他是一位别具一格的真正的英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