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韩愈纵横捭阖的诸多散文名篇中,《进学解》显得深沉委婉、别致动人。写这篇文章时,韩愈刚被贬为国子博士,一个朝廷大员忽然做起了教书匠,感慨良多,由此便有了一篇满把辛酸泪的戏谑之作。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中说:"<西厢记>,必须扫地读之.扫地读之者,不得存一点尘于心中也.<西厢记>,必须焚香读之.焚香读之者,致其恭敬,以期鬼神之通之也.<西厢记>,必须对雪读之.对雪读之者,资其洁清也.<西厢记>,必须对花读之.对花读之者,助其娟丽也……"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扛鼎之作,<西厢记>如一坛百年陈酿,绵纯清冽,令人回味无穷.读着<西厢记>,想着那个悲喜交加的故事,我们仿佛回到从前,回到了那个咿咿呀呀的时代,戏曲真的很美.而作为<西厢记>中的主人公,崔莺莺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激起我们的羡慕、惋叹与思索.本文试就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探析一二,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把握阿Q的形象特征以及未庄的文化环境。2.理解阿Q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意义。3.体味鲁迅对国民性的观察与对民族未来的深切思考。【教学过程】[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先来看看小说的结尾(PPT显示,略),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阿Q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尽管这最后的结局似乎仍带有喜剧意味,但无论如何,生命的消逝总是令人叹惋的。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PPT):1918年,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大声疾呼“救救孩子”。1921年,《阿Q正传》横空出世,在这篇小说里,我们再次听到“救命”的呼声,只不过这次需要被救的对象是阿Q。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说:"唯有发自心灵深处的作品才能获得桂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亦说写作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这是对写作最美的褒奖,阐述了写作所带给人们的巨大的艰辛以及而后的愉悦感。然而,思及当今高中作文教学,我们不得不哀叹,写作正渐渐  相似文献   
5.
笔曾经在很多种场合下思考过:什么样才算是真正优秀的语老师?想了很久都没找到答案。网上有人戏称:真正的语老师是没有的。直到教《孔乙己》这篇章的时候我才忽有所悟。  相似文献   
6.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名篇,其重要地位可以用近代学者马叙伦的一句话来印证:“开篇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然而每每兴致盎然地读起《逍遥游》,却又如雾里看花,常常不知所云,这是为什么呢?细究,恐怕跟庄子的说理方式有莫大的关联,本文试以鲲鹏南徙的故事来阐述《逍遥游》的一些思维特点,廓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入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策士纵横,计谋迭出。这些策士,或一鸣惊人,或穷困潦倒,或客死他乡。他们以其独特风貌渲染出波澜壮阔的战国画卷。这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历史上毁誉参半的李斯。有人说,李斯是投机主义者,也有人说李斯雄才大略,还有人说李斯生于名利,死于名利。我们一起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相似文献   
8.
古语有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讲,透过细微的变化来看整体的事态发展。于历史而言,一些细微之处也给人以无限喟叹。透过《秦始皇本纪》中的多处精彩对白,我们也能见人情世态,见国家命运,见作者匠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