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艺谋无疑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的创作褒贬不一。毋庸置疑,他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英雄,他的电影也已成为亚洲电影的一面旗帜。随着《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相继登场亮相,批评者们放弃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之剑,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其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在张的电影叙事策略转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资本的无形之手,以及消费性大众文化的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描绘为与政治系统、生活世界和市民社会依次对应的"共振板"、"交往网络"和"围墙内空间"。公共领域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是察觉和影响。在一定的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公共领域与政治系统处于静止的(相对的)平衡状态;相反,当宪法和法律出现危机时,公共领域中的权威性结构便被激发、震荡起来,于是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的平衡被打破,它在同政治系统的斗争中捍卫、扩张自己的权益,并且开始对平时习焉不察的宪法体系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构。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世界看,文明、理性与科学经历了比较成熟的发展形态。文明历经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种形态;理性经过了古希腊理性、主体理性和反思理性三种形态;科学经过了经验、实验与新经验三种形态。从纵向看,文明、理性和科学各自都经历了自然-人为自然-新自然的辩证否定过程。从横向看,文明、理性和科学的历史性演变过程是同构的,即农耕文明、古希腊理性与经验三者相对应,工业文明、主体理性和实验三者相对应,及后工业文明、反思理性和新经验三者相对应。探究文明、理性和科学的各自演变及其历史性同构,具有颇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两类命题,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并在这二元思维框架内认为行而上学是无意义的,所以一定要“拒斥”行而上学。奎因突破逻辑实证主义者的二元思维范式,向逻辑实证主义发难,将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有机结合,提出了逻辑实用主义学说。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学说主要有知识整体论、本体论承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