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信息技术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些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火德 《考试周刊》2014,(27):55-55
数学知识的运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把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用到教学中,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创新教材,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对数学充满兴趣,促进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使我们的教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重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就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建立和谐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动手操作、组织实践活动等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理念要求"以生为本"。小学信息技术对于这一理念的贯彻应表现为:突破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敢于放手,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任务,并由教师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以适当引导。通过前置教学,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渗透"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理念,更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一、问题导读,以任务驱动学习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要用多种方式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可以先抛出问题再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化,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懂得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会应用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快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信息技术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为前提。但是,现实情况是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是打开电脑让学生自己玩游戏,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课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创新课堂,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7.
陈火德 《考试周刊》2014,(44):97-98
人类社会已进入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当然也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特别是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有很大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作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探究,培养思维能力;拓展时空,突破重点难点;直观呈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反馈,实现精讲多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