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4年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村19号汉墓出土的木牍中有一批书信,其中的"绶急"一词当释为"缓急",为汉代习语,多表示危急之事或发生变故之时的意思,木牍中的"缓急毋恙"、"毋缓急"等语,与汉简中常见的书信结尾"善毋恙"、"万年毋恙"等成语一样,是一种书信结尾的祝愿吉祥语。  相似文献   
2.
<篆隶万象名义>中出现了大量的"、"号,研究者多释读为"也"字.本文穷尽性地归纳了该符号在<名义>中的四种用法,概括了它们在<名义>中出现的体例,并与同类敦煌写本对比,指出<名义>中的"、"号不能简单地释为"也"字,而是唐写本中常见的省代号,并据此改正了目前研究中对<名义>的此类误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