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有着特殊的贡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到我国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否能够顺利转移,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未来。因此,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从总体上界定了农民工的含义,提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现实问题,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新时期幼儿教育日益繁荣,幼儿教师需求量大,新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教学目标与幼儿需要结合不够紧密;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灵活;教学活动只备教案不备幼儿;对幼儿年龄段把握不准;对幼儿缺乏应有的耐心等问题,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强化师德意识打牢新教师职业基础、实施正确引导助推新教师角色转变、注重鼓励激励增强新教师工作信心、突出现场帮带提高新教师教学能力等多项引导培训方法,强力推进新教师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快速形成成熟教育教学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本文就案例教学在电大国家赔偿法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施策略与效果做一些粗浅的探析,其目的在于根据法学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电大法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把以灌输知识为主的单一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转移到以培养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参与式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4.
教学模式在不同背景下呈现不同的模式。在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国家赔偿法》课程中,我们基于远程教育特点以及法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对传统灌输式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法学教育,提高开放教育的质量。同时结合自身对国家赔偿法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种国家赔偿法课程的教学模式,旨在将国家赔偿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向系统化和理论化方面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其价值有一般与个别之分。宪法价值具有与一般法律价值的共同性,但作为法律价值的一个部分或特殊表现形式,必然有其不同于其他法律价值的特点,具体体现为:原则性与概括性。适应性与广泛性,国家性与权威性,配补性与适用性。同时,宪法也有正义、自由和秩序价值,其中正义是宪法的内在价值,而自由与秩序则反映宪法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法学专业教学方式,已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电大法学专业的教学,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新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辩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本根据法学教育自身规律和电大法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对电大法学专业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针对电大法学专业的教学内容,选择适用的多种教学方式,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本质上属于精神创伤的赔偿。《国家赔偿法》修订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其赔偿范围,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体现了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是社会正义和效率的要求,实现了对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全面保护。笔者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着重从实例中看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重要性,进而说明精神损害赔偿在国家赔偿中的象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教学价值,笔者将案例教学深入于国家赔偿法这门课程,尝试了在整个教与学的环节中,借助多种媒体,达到了以案说法的目的,实现了师生的交流互动,从而保证了法学教学根本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内容,也是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着的矛盾。在不同的社会中,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都进行过分析和论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本文针对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不同论述,谈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0.
党外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是中国的独创。党外代表人士则是党外人士中的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动荡和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由于历史条件、年龄构成、成长环境和经历等因素导致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统战政策的把握、合作共事主动性等方面差异性,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政治认同,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