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顾春莲 《考试周刊》2014,(50):49-49
传统识字、理解词、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中心思想、总结写作方法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需求。为了增添课堂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合理应用引导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思考与探究,发表见解,拓展思维,最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展每个人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并使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而关注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音乐爱好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所以,笔者认为,要想学生学好音乐,就必须让学生爱上音乐,这样才可以学起来轻松、愉快.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3.
顾春莲 《考试周刊》2013,(1):183-183
<正>歌曲教学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感悟音乐、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是教师唱,学生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对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有一定作用,却忽视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导致音乐课堂同样陷入机械重复的怪圈,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为了突破这种局面,我在音乐课堂上注重挖掘歌曲"情"的因子,注重以"美"育人,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体会完整的音乐形象,把握音乐作品本身蕴涵的深厚意蕴。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