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60.[方丘] 古代夏至日祭地之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夏至日,於泽中之方丘奏之。"疏:"言泽中方丘者,……因下以事地,故於泽中。取方丘者,水钟日泽,不可以水中设祭,故亦取自然之方丘,象地方故也。"  相似文献   
2.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难读,难在文古义奥,历来解读“三礼”之作,堪称汗牛充栋,但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无所适从;“三礼”难记,难在所载内容均为上古繁文缛礼及典章制度,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即便反复记诵,仍在五里雾中;“三礼”难懂,难在不能单凭《说文解字》按图索骥,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综合利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洞悉其真谛。“三礼”诚然难读、难记、难懂,但为了继承这份宝贵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必须认真地把它读懂读通,切忌望文生义,更不能数典忘祖。  相似文献   
3.
骈文起源于汉魏。由于社会的动乱,老庄思想的流行以及对唯美文学的提倡,这种追求形式华美、讲究词藻堆砌的文体,在南北朝时形成了畸形繁荣的局面。骈文大多内容空虚贫乏,带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但也有少数作家,由于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宫庭生活的束缚和浮艳文风的影响,用骈体写出了一些风格清新简淡,文笔秀丽流畅的好作品。比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就是历来传诵的写景名篇。  相似文献   
4.
释词偶记     
余十数年来专事辞书编纂,蜻蜒点水,无所长进,惟披览之际,偶有管见,随以片纸记之,以为乐趣。虽不图集腋成裘,却渐喜积少成多。鸡肋敝帚,不忍舍弃。现整理数则;摘录如下,以求教专家同好。 三会本《聊斋·胡四姐》:“但感君情,敬报撤瑟之期。”[吕注]“仪礼:有疾病者,齊撤琴瑟。”(上海古籍版一册204页。)按,此句标点有误。吕注所引《仪礼》,出自《既夕礼》篇,原文为:“士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有疾,疾者齊,养者皆齊,彻琴瑟。”吕注引用《仪礼》时有所删节,这是古人行文的惯例,不足为怪,只是齊(音zhai,齊的故字。)应属上,置于逗号之前,否则被句矣。(旧《辞源》“撤瑟”条所引《仪礼》之句读亦误。)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王昌龄因有“明堂坐天子“之名句,历来被誉为“诗天子“.20世纪出版的一批较有影响的工具书、文学史及唐诗注本,凡涉及王昌龄的雅号时,大多以“诗天子“立目或称其为“诗天子“.然而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工具书或唐诗研究专著,却或取“诗夫子“之说,或以“诗夫子“为主而将“诗天子“作为一说并存.“诗天子“之说源自唐人《琉璃堂墨客图》,而原诗句图今已失传,后人只能从明刊本《吟窗杂录》中见其残本.因明刊本刊刻疏忽,误将“天子“刻成“夫子“,今人不当误从.  相似文献   
6.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创立了部首,并将其所收汉字分为540部。部首的创立为我国辞书编纂在字词检索方面,开创了一种习见常用据形分部检索的科学体例;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以楷书为正体,在继承《说文解字》部首的同时,编排上有所创新;金代韩孝彦、韩道昭父子的《四声篇海》首创部首加笔画的检字方法;明代梅膺祚《字汇》的214部,是对《说文解字》部首的大胆改革,它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部首检字法的形成;随着我国辞书事业的日益发展,改良部首相继出台,通过不断实践,部首检字法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7.
《辞源》修订本根据与新《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的分工,成为一部专供解决阅读古籍时所遇到的有关语词典故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方面疑难问题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其中收列了不少涉及“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内容的条目,给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因出于众人之手,这些条目中尚有某些疏误,本文就此逐条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8.
91.[豚拍] 即豚膊。《周礼·天官·醢人》:“豚拍、鱼醢。”注:“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或曰: 豚拍,肩也。”按:此条与[豚肩]均以“豚膊”为释义,但,《辞源》未立“豚膊”条,而此条所引后郑(玄)注,虽两说并存,却因注文没有引全,致使读者尚不能清楚地了解郑玄的看法。这样,很容易使读者将“豚肩”与“豚膊”相混,并把“豚拍”也视同“豚肩”。今查《辞源》此条所引《周礼·天官·醢人》郑 (玄)注全文如下:“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为膊,谓胁也。或曰:豚拍,肩也。今河间名豚胁声如锻 鎛。”(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周礼注疏》上册,第139页。)贾公彦疏:“郑大夫、杜子春皆以拍  相似文献   
9.
52.[愷乐] (?)(下略。)(?)见“豈乐”。 按:此条义(?)“见‘豈乐’”。“豈”字在第四卷“豆”部,该字有ai、kai两读。“豈乐”之“豈”当读kai,属第二读音。因而,此条义(?)应作“见‘豈2乐’”。“豈”后所漏“2”字当补。从辞书编纂学的角度来看,这叫做参见条目照应不周密。  相似文献   
10.
81.1画布1 及盖祭器的一种布。《周礼·天官·幕人》:“祭祀,以疏布巾幂八尊,以画布巾幂六弃。”注:“宗庙可以文,画者,画其云气与?”孙佑让正义:“用玄欢踢布一幅为巾而画之也。” 按:古代凡宴饮、祭祀或天子饮食时,为保证食物和尊彝万壶纽豆篮复等盛器的洁净,都可以用巾幂覆盖。《国语·周语中》:“女(汝,指晋国大夫随会等)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时相见,将和协典礼,以示民训则……出其蹲彝,陈其鼎姐,净其巾幂,敬其拔除,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韦昭注:“巾幕,所以覆蹲彝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上册,第62页。)这是有关周定王招待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