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交际中的语码转换是说话者的有意识的行为。不同的语码具有各自的社会文化内涵,指向不同的交际背景,为进行成功的交流,说话者会优选语码来主导交际。文章拟探讨在不同语境下的语码转换现象,分析了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以真实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多元文化社会背景和多码混用的交际环境的前提下,文章探讨了语码转换与发话者相关的语言因素和认知机制,语码转换与受话者相关的语言因素和认知基础,以及交际内容对语码转换的影响,以更形象地阐述大学生语码转换行为的关联性和实用性,揭示大学生语码转换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文化指导性、专业针对性、素材多元化和实效性等原则,以文化内容、学科内容、语言内容为依托,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主体语框架理论指导下,笔者对校园语境下的大学生语码转换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语码转换能力、类型和作用与所学专业相关;在课堂发言语境下他们的语码转换行为有显著性差异。希望英语教育工作者掌握学生语码转换的特点和规律,寻求恰当的语言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建议相关教育部门重视大学生语码转换行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和保护方言。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表现为母语文化知识的缺失、母语表达能力的低下和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欠妥.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的三大病源是自身文化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文化输入不充分和课外文化环境不积极.要根治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失语症”,应充分考虑影响他们文化信息输入和文化观点形成的各个因素,大力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和支持性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师话语的多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六节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实录,论文分析了英语精读课教师话语的多模态特征,讨论了多模态教师话语的交际效果,并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多模态教学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示语作为社会用语的重要形式,社会功能广泛,文化色彩鲜明。它的社会文化特性是最根本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信息丰富、社会功能广泛、开放性、稳定性、受众广,对公示语进行文化语言学研究非常必要。在创作、翻译和应用公示语时应遵循文化语用原则,具体分为五个准则,即:顺应文化、关联语境、统一标准、文明得体、兼顾时效。  相似文献   
8.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为语文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论文从现代化的大语文视角,结合周有光的著作,详细介绍了他的双语言文化观和汉语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