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感到作文课也是最难上的课。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尤其是作文刚起步的学生,他们对作文产生一种怕写、厌写的情绪。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的电缆通信被光纤所取代,马钢大部分的主干电缆利用率下降,如何利用这些电缆、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本文以019电缆为例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美《故都的秋》以它独特的情致深深地打动了读,至今广为传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虽然作摄取的都是北平秋天最寻常的景物,如槐树的落蕊,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秋雨、枣子树,但由于作对北平倾注了满腔真情,所以笔下的秋景特别迷人,北平也似乎成了作的梦想圣地。  相似文献   
4.
传媒对权力的监督作用日益重要。当前,我国传媒监督还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传媒监督的有效性还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传媒还缺乏严密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提高传媒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加快传媒监督的保障性立法进程,突破立法将面临的—些重点、难点问题,尽早制订出完善的保障性法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认知矛盾、小组讨论、社会话题探讨、迁移应用等活动,以知识为载体,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念、严密的逻辑思维、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1.一枝春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马上相逢情不尽,一枝谁寄陇头春。”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讯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五)“目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西湖处士…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我国先后于1984年、1988年和1992年出现了三次“公司热”潮,并先后于1985年和1989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公司清理整顿,但“公司热”依然不减,各种类型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截止93年底,全国公司总数共达100多万家,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皮包公司、空壳公司和冒牌公司,经济秩序一度遭到严重的扰乱。公司的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对公司的组织和行为进行规范的法律——《公司法》早日出台。  相似文献   
8.
1990年.营养学家杰瑞·斯特林奉命前往越南农村着手改善越南农村儿童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他从未到过越南,甚至连越南语都只能听个一知半解,却在半年内扭转了这种局势。他成功的诀窍在于他突破了常规思维.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长期关注并主张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作了深刻分析,对改革目标作了系统思考,对改革策略、原则作了科学阐述。这些思想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春,女悲;秋,士悲。”(《毛诗正义》)秋天的凄严衰残易于触发寒士的情思,引起他们一种永恒的遗憾。而郁达夫却是恋秋的,他饱含深情,把秋天当作了知己,在寂静无人之时倾诉着自己的心曲,彼此之间达到了完美交融的境界。因为对秋天有着一种真切的感受、独特的情怀,郁达夫创作了许多写及秋天的文质兼美的散文,如《立秋的夜》《雁荡山的秋月》《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等;吟咏秋景的诗歌也有数十首,如《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村居》等;另外,他的许多部有名的小说,如《沉沦》《迟桂花》《秋柳》等也是以秋天为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