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作为散文家的叶圣陶,评论界对其散文创作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也许因笔者孤陋寡闻),故本文仅就叶圣陶散文创作的美学追求略抒己见。在“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叶圣陶属最忠诚地体现其文学宗旨的作家之列:奉行写实主义,为人生而艺术。叶圣陶有他独特的理解和认真的艺术实践。在《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未厌居习作〉自序》中,他用“木炭习作”来譬比,形象生动而鲜明准  相似文献   
2.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不仅中小学教学要遵循,高等院校教学亦要遵循。讲授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同样是讲,可以是填鸭式注入,也可成为启发式诱异。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新的研究方法的介绍、引进以及治学方法的求新,应该说也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应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中,我们有意传递新方法论的信息,学生深受启发。如作为当今“新三论”之一的系统论(那二论是指控制论、信息论),是一种把自然、社会和思维诸  相似文献   
3.
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鲁迅作品计二十二篇——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基本篇目中删去三篇,但作为补充篇目,仍有选取的可能——多年来的教学参考资料均从单篇入手分析,老师们从中获益,不容置疑。但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对22篇应有一个总体认识。本命题的契机正出于此:探索建立中学鲁迅作品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4.
由新疆教育学院、乌鲁木齐市教育学院和乌鲁木齐铁路局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教育学院系统第四次中国现代文学研讨会”,于8月22日至26日在我院举行。 来自吉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贵州、山西、陕西和新疆的近三十名代表,交流了近两年来现代文学教学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就现代文学教学如何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交换了意见。会议决定由辽宁教育学院学报开设此次研讨会“笔谈会”专栏。与会者将合作编写一本为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服务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作者思想情感入手,力求忠于创作原意,紧扣作品写作年代,并结合同时期鲁迅的有关杂文和译作,进行深层的挖掘,从作者寓于艺术形象中的情感,来认识和领悟鲁迅对“国民性”问题思考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6.
人,作为社会的人,首先是在家庭中生活。每个人在家庭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夫妻之间,父子长幼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构成家庭的基本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个家庭组成了庞大的社会,家庭便成了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的细胞。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年代现代散文的艺苑中,朱自清的散文以“漂亮”而“缜密”的风采,博得同人称誉,成为“美术白话文”的模范。至今,当我们再读他那血泪人生的控诉之文,渲泄天伦至情的心灵悲歌,以及将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智情合致的写景佳篇,依然被作者醇厚的情意,清隽的文字感动着,令人爱不释手。 那“美文”究竟美在哪里?本文仅就朱自清一组历来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绿》、《荷塘月色》、《春》和虽未入教材但仍脍炙人口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抒情文谈谈个人的鉴赏。  相似文献   
8.
对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当时的评论者就认为它“‘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它的深切,在于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它的特别,在于开辟了现代小说的新天地。“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可怪的。”(沈雁冰《读<呐喊>》)作为一种文体,鲁迅的小说确实独具个性。他写小说,不相信什么“小说作法”之类的指南,而是遵循先实践后理论化了的“拿来主义”。他的《<木刻纪程>小引》中有段名言:“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他正是这样立足于现代中国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