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把它们牢牢记住,无疑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重要条件。记忆的方法很多,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创造。在一次记忆成语的比赛中,老师要求同学记得巧妙,创造记忆的方法,找出记忆的规律来。比赛时,同学们的笔在飞快移动。同学记忆的闸门一打开,思如涌泉,有的同学却握笔瞑思,在苦苦搜寻。二十五分钟过去了,有个同学居然写出了两百个成语取得了全班第一。  相似文献   
2.
最近两年,我通过观察、谈话和批阅作文,发现初中学生的学习常常受心情和环境的影响。当课堂气氛活泼和充满了趣味时,学生们便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是"阅读-讨论课"及"倩感陶冶课"这两  相似文献   
3.
“你能从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中引出多少观点?”面对这不寻常的作文练习,同学们思索着。“学习要打好基础。”“干什么工作都要练好基本功。”“还有……”同学们的思维枯竭了。这时,窗外小巷里传来了修木桶的敲击声,老师忽然灵机一动,径直走向教室角落里,拿起做清洁的木桶、放在讲台上说:“敲击木桶的声音吵得我们写不下去了。同学们,索性放下笔,看一看这个木桶。”“木桶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先别小瞧了,这是个‘万宝桶’呢!”说着,老师便将粉  相似文献   
4.
[自读重点] 比较《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两文写作目的和“叙”“议”方法的异同,明确“叙”与“议”在文中所占比例应根据写作需要来安排。 [课时安排]1课时 [操作步骤] 一、吟诗导入“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御风寒。”这句唱词由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演化而  相似文献   
5.
黑板上写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桔灯》、《社戏》、《藤野先生》四篇文章的篇名,老师要同学们从中挑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许多同学答道;“《小桔灯》”。老师:“你们选对了!从文章的作者来看,《小桔灯》是唯一的一篇不是鲁迅的作品。”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挑的是《社戏》,因为它是唯一的一篇小说。”“你也答对了!你是按文章的体裁来划分的。”  相似文献   
6.
[单元概说]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两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同学们学习这一单元,无疑步入了一个充满“神韵”的艺术殿堂。四篇课文和一附录集诗词27首,均为大家名作,可谓一个唐诗宋词的精品屋。作者有清俊飘逸的李白,沉郁雄浑的杜甫,寄寓深远的刘禹锡,激昂悲壮的陆游;有歌“大江东去”的苏轼,吟“晓风残月”的柳永;  相似文献   
7.
小圆点的亲戚下午,大家都想到城里各处逛逛。小圆点开着旅游车带他们来到标点大街兜风观光。从车窗看去,到处是标点国的公民。小圆点告诉大家,城里大多是他的朋友、亲戚。“小圆点,你在城里有这么多亲戚,我们想去拜访他们,看看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不知哪位同学提出这个建议,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小圆点也乐意.  相似文献   
8.
标点王国的国王在城门上贴了张告示:“标点王国自即日起向各界人士开放,欢迎大家到标点王国观光旅游,参观学习。”告示贴出的第二天,首批“学生旅游团”便光临城里。多处安家的小圆点“请问,你们是‘中学生旅游团’吗?”迎候在城门口的小圆点笑盈盈地接待王国的第一批来宾。“是呀!”同学们惊奇地望着这小圆点。“欢迎你们来到标点王国。”小圆点彬彬有礼地说,“我是国王陛下派来接待你们的。让我来当你们的导游吧——保证你们满意。”“哦!小圆点,谢谢你。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9.
“事实胜于雄辩。”用典型而有代表性的事实论据阐明观点是议论文常见的方法。初中第四册短文两篇《说“勤”》和《事业篇》堪称精用事实论据的典范。稍作比较可发现两文的论述结构较为相近——都围绕中心论点并列了两个分论点,而四个分论点中有三个分论点(“勤出成果”“勤出智慧”“事业是人生不朽的丰碑”)都采用了同一种论据方法——选用多个事例来阐明观点。它们“选例有代表”,“叙例有详略”,“排例有顺序”,“析例善概括”,集中体现了运用“事实论据”的技巧和方法。教学中以此为重点,有层次、有章法地训练,让学生在“比  相似文献   
10.
在文言文教学中,较盛行的教法是“文白对译”法:或老师译,或学生译;或口译,或笔译;或练时译,或考时译。这种教法似乎已成为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否只能使用“译文为白”这一中间媒介呢?教学中,教师能否因文而异,根据某些教材的特点,跨过这一媒介,通过读来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