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西华师范大学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实践课的教学评价方案为例,对建立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作了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2.
几种药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图  黎云祥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8):98-101,128
采用改良2×CTAB法和改良SDS法提取富含多糖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几种药用植物不同器官基因组DN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凝胶电泳和PCR扩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改良2×CTAB法和改良SDS法均能有效去除不同药用植物材料中的蛋白质、多糖、酚类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获得较高质量基因组DNA。但与改良SDS法相比,改良2×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微格教学模式和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下的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后者更具有个性化、规范化、评价及时等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对教师的培养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条件下,初步探究了温度对蜡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蜡梅种子千粒重为212.094±4.168 g.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程,有种壳,浸种96 h,吸水率不足8%,去除种壳,10 h内,吸水率达80.2%.(2)四个温度处理下,萌发率(%)大小为:25℃(78.33)>15℃(77.5)>30℃(55)>4℃(0),4℃下,萌发率为0,15℃种子基本能正常萌发,但萌发活力指数下降,25℃下,种子萌发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最高,萌发速率最快,30℃下,萌发率显著下降.(3)根TTC还原活力(mg/g/h)比较:25℃(0.5348)>15℃(0.4361)>30℃(0.3318),温度对幼苗鲜、干重、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可见,种壳限制蜡梅种子吸水,进而影响其萌发.低温限制蜡梅种子萌发,在一定范围内,降温对蜡梅萌发影响不大,高温则延迟萌发,且降低蜡梅种子萌发速度和质量,蜡梅萌发适合的温度在25℃左右.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也应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本文对川渝三所高师院校生物教学评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就建立科学的高师生物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稀疏林地和林缘旷地两种不同光环境下,地果的单叶面积、比叶重(LMA)、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地果形态和光合特征对光照的适应性.结果显示:稀疏林下地果单叶面积显著高于林缘旷地,比叶重显著小于林缘旷地;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林缘旷地;初始荧光值Fo显著高于林缘旷地,最大荧光Fm,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m,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均大于林缘旷地,但不显著.说明地果对弱光环境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但稀疏林地的弱光已导致PSII部分失活或破坏,限制了地果对光强更低的生境的适应,可能是地果在郁闭度较高的林地中鲜有分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点地梅丛生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点地梅幼苗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分别诱导、分化、生根形成再生植株进行快速繁殖,并移栽成活.结果表明,在MS+6-BA(3mgL)+NAA(0.5mg/L)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效果最佳.在MS+NAA(0.4mg/L)培养基中根的诱导率为100%.  相似文献   
8.
李玥  黎云祥 《西部素质教育》2019,(3):228-228,230
文章首先说明了"归纳与概括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阐述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三种实用的"归纳与概括法"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归纳与概括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三个方面.植物的生命活动十分复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大量比较研究后,发现概念教学法在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上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