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困境,成功激活了文化界关切、书写及回应现实的传统。它不但促成了报道、写实浪潮的兴起,也导致新诗现代性追寻与展开的复杂维度。1937年《文学》“新诗专号”成为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典型文化样本,从诗歌创作、评论、编辑、读者维度再现了新诗场域的文化景观,读者视野折射出新诗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双向互动,以及对理想化诗歌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绿原对政治抒情诗的回避,反映了诗人立志于救赎自身的选择,因此他主要写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与积极进取的态度相关,他诗中“走动”的形象同时也是他痛感生命的美学体现。作为一个坚持终身写作的诗人,绿原的艺术追求是沿着一条充满了困惑和矛盾的道路前进的,他不断反思诗歌与人生的紧张关系而形成一种相对沉稳的风格,但是这种沉稳是一种动态的呈现。而晚年的平和心境使智慧得以融入深情,诗质的密度加大,情感的内容被理性的形式抱紧,让人在品读时感受到一种丰富的忧伤。  相似文献   
3.
4.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伊格尔顿认为文学并没有一种恒定的本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支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性,它与其它次结构(sub—ensemble)的意识形态保持着距离,社会语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对文学的认识。他的反本质主义思想启发我们摒弃僵化的文学观念,以一种灵活、务实的态度对待文学———在当下,以文学批判社会的同时充分丰富文学在形式方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