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认得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发现中寻找乐趣,从合作中获取快乐,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体会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课程改革专家余文森教授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  相似文献   
3.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学质量的控制者,因此教师的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关注教师的素养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人品教育素养,教育观念超前的教育素养,扎实的语文专业知识素养,胜任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素养和教科研能力的素养。也只有具备这些教育素养,才能上好语文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语文人才。  相似文献   
4.
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