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1516篇
科学研究   165篇
体育   168篇
综合类   153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8-2002年间我国11种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运动各项目科研论文进行分类、分项统计处理,并针对数据的分布以及其间的关系分析我国田径运动研究的发展现状及一些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是制约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基础人体科学的研究较少并不利于我国田径运动的合理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我国田径教学研究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开创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审美取向可以提挈为四维:"尚新"、"主用","崇力"、"弘真"."崇力",即"以力为美",是鲁迅审美化"社会话语"的主旋律,是鲁迅关于"美本质"问题的深刻体认,也是鲁迅创作风格的显著征象.鲁迅"以力为美"的审美取向迎应了中国近现代救亡、启蒙的历史使命的吁求,有久远的感召力和型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型油船货油装卸仿真模拟装置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和V isual C 软件设计工具,开发研制基于大型油船货油装卸系统的仿真模拟装置,以供教学与船员培训之用.探讨大型油船货油装卸仿真模拟装置的应用,介绍系统的结构以及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校新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 ,一直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个难点。本文将对高校新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对高校新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答疑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教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及时地运用到远程教育中来有密切的关系,相应地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条件下,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各种辅导答疑方式,如面授辅导、值机答疑、E-mail答疑、聊天室答疑和双向视频答疑等方式。从教师和学习者的角度调查来看,他们对各种答疑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通过分析认为流媒体答疑是解决远程教育答疑的比较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状况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199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果报告及研究成果有关数据,分析我国不同年龄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游泳成为我国青年、壮年阶段体育人口所喜爱的健身项目;我国体育人口游泳参与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我国男子体育人口游泳渗与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分析探讨 ,结合过去单元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训 ,简要阐述大单元教学形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比格斯教学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教学开始有追求效率化、精确化和客观化的趋势,并把它们作为科学化的标准。这种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的教学具有工具化的倾向,容易使教学与生活相脱离。澳大利亚教学论学者比格斯在批评这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陕西国力足球队2001年甲A联赛进攻战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2 0 0 1年全国甲A联赛技术统计数据 ,客观地反映陕西国力队在主、客场进攻中战术运用的成功与失误 ,综合分析提出该队所存在并亟待解决技战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路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对青年的成长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路遥作品中“奋斗型人物”和整体呈现出的乡土气息可以培养青年读者对一普通的、平淡的生活的亲切感和可接受性;路遥及其作品是对青年进行人生教育的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