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回归制造业以及内地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香港由于产业空心化以及服务业对象空心化,经济发展失去动力。加之作为主导产业的服务业,高端呈现边缘化而低端竞争白热化,其在全球竞争中已然不再具有优势,亟待探索新的产业发展道路。而重回制造业、实行再工业化,借再工业化调结构、促转型,增强新的发展动能,才是重振香港经济的可行之路。文章从再工业化的内涵出发,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香港产业结构和产业空心化的特征与影响,推导香港再工业化的必要性。用事实论证智能制造的价值链变化对香港产业发展的影响,香港实现再工业化的优势禀赋以及智能制造视角下香港再工业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案例对香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再工业化进行了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2.
罗茜  王海燕  康志男 《科学学研究》2023,(3):413-423+463
以2001-2020年中国国家层面颁布的93项集成电路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数量、政策发文主体和政策焦点的变迁过程与演变特征进行归纳梳理。研究发现,自2000年我国出台首项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文本以来,单年政策发文数量伴随纲领性政策颁布呈现阶段性爆发式增长;政策主体变化表现为自十二五以来参与主体更多元、府际合作更频繁,即中央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政府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依五年规划和政策焦点分布将政策阶段划分为从无到有追跑期、创新能力培养期、产业规律重视期、发展质量提升期;政策焦点变迁过程总体呈现为早期注重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与发展,中期关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和产业创新链向系统化完善,近期聚焦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发展。政策演变逻辑为政府治理理念随着对集成电路产业特征和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对已有政策体系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