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8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校企合作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科学的发展现走产学研结合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相结合,是高校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长沙理工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系科研和本科教学的实际,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深入研究探索实施校企合砟的具体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急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建设凭借着地方强大的经济实力,率先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目标,而经济落后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受经费短缺的制约而举步维艰。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是值得图书馆人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南宁远官话属于西南官话湘南片,张晓勤教授曾对其文白异读现象进行过描写,本文拟在张教授描写的基础上补充列举宁远官话中的文白异读材料并作出规律讨论,为研究宁远方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对印色彩     
李溦  李晓文 《早期教育》2007,(11):13-15
材料工具:A4透明塑料胶片、8开彩色卡纸(或其他纸张)、小夹子、各色水粉画颜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资源科学》2008,30(10):1571-1578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碎度指数下降;聚合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先降后升,而连接度指数先增后减;芦苇沼泽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由1987年的2.6169hm2降到1997年的0.5437hm2,到2005年为0.3558hm2,且形状日趋复杂自然,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持续减少,而连接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总体上芦苇沼泽沼泽小面积斑块数量仍占相当比例,破碎化程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在景观整体水平上,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51.068增到1997年的74.0985后2005年减为37.88,以农田为景观基质的蔓延度指数则先降后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衡水湖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步恢复,破碎化程度降低且景观日趋多样化,连通性虽不及1987年历史最高水平却呈加强趋势,湿地生境质量得到优化,2005年湿地恢复的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达到3个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保护区规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专家简介:杨清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时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首席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等职务。从事微波遥感技术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遥感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的问题中,去觉察学生成长的需求,而且必须超出问题的视野,去预设、策划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构建起让学生潜能发展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这一认识,源于新基础教育对成长需要的探讨。其中,认识的过程一波三折,从模糊逐渐到清晰。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分析高校学报的生存基础、发展路径和支撑体系.强调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不应局限在扩大发行量上,而应注重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在增强社会效益上作做文章,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正在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之一。课堂教学对话应以促进学生的深层次思维发展为根本目标,课堂教学对话实施的前提是构建理想的话语环境。研究以《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为试点,在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对话上的差异分析和学生参与教学对话行为的影响因子分析,认为在话语环境构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核心,完善的学习支持是保障,深度的师生关系构建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