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是诗歌产生最早而且极为发达的国家.自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起,而后《楚辞》、两汉魏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民歌,大体上为一条现实主义创作路线所贯穿,可谓源远流长.在这一诗歌历史长河中,卷帙浩繁,名家如林.其中不少篇章佳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过目成诵,读后难忘.其原因安在?笔者不揣冒昧,试作初探.众所周知:“诗言志”,“诗缘情”,即诗歌是述志之作,是作者受社会现实影响而产生的激情的流露.而表现这种“志”和“激情”的诗篇,如果蕴藏了一定的社会历史的属性,表达或吻合了人民某些愿望和要求,它就会不胫而走,深入人心,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且放射出耀目的光华.对其流传的原因,下边分为八点,看来有些割裂,也欠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语言整齐美? 简言之,就是语句整齐匀称。例如:“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这里讲的是写诗的法则,立意贵在深刻透彻,语言贵在潇洒利落,两组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工整对称。 语言整齐美是属于形式问题,但不能小看。古人主  相似文献   
3.
谈抒情     
什么是情?情,就是感情。人非木石,孰能无情。故刘勰说:人禀七情。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可说是人们的基本感情。它是人们的心理活动。那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确是这样。我们热爱共产党,是因为她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幸福;我们痛恨反动派,是因为他给我们制造了痛苦灾难。可见情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作用于人们身上的一种反应。也如刘勰所说的“应物斯感”,即人接触到外界事物必然有感受。因此,正确地说,感情应是主客观的结合物。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客观世界,彼此相互作用,获得成功就喜悦,遭致失败就哀伤。人们写文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客观世界),而且是有意而写,有感而写。所以刘勰说: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意思是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中国民主同盟的领导人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离开我们整整四十年了。但他的光辉品质和崇高精神却是永存的。 纵观他的作为,可谓多才多艺,既从事过绘画、雕刻,又编过剧本演过戏,写过杂文,卓有成效的乃是新诗、古代文化的研究,为中国的民主自由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闻一多集革命诗人、知名教授、民主战士于一身,贯穿其始终的则是崇高的爱国主义。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学习闻一多,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小说,除取材于历史、神话、传说的《故事新编》外,只有《呐喊》《徬徨》两个集子.它们虽不是《红楼梦》式的鸿篇巨制,但却类乎《聊斋志异》式的短小精悍的佳作.解放以来,有的已经改编成电影、戏剧上演,如《祝福》《阿Q正传》《药》《伤逝》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究其原因除编导、演员的可贵努力外,不容置疑,原作的丰富的思想性和高度的感染力,却是基本的.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的《长恨歌》,问世至今将近一千二百年.关于它的主题思想,历来评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一为爱情说、二为讽喻说、三为两者兼有说.这种见仁见智的见解,不足为奇,因为人们的阅历、学识、修养不一样.但在今天,运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7.
眺望湘西自治州高山低坪那成片成块、硕果满枝的猕猴桃园,看看那一条条蜿蜒伸展的公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回忆这片土地往日的荒蛮与贫穷,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为土家苗乡脱贫致富做出重要贡献、忙到满头霜雪的老教授石泽亮。  相似文献   
8.
9.
《红楼梦》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知名度最高,笔者认为其原因之一是“言之有文”.换句说法,就是语言运用优美成功.一、雅俗共赏作者的创作意图、爱憎情感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其中介就是作品的语言.这语言被理解接受的面越广,其交流沟通的程度越深.《搜神记》《世说新语》的语言,雅则雅矣,却不为平民百姓所赏识;《水浒传》的语言通俗,群众好接受,但文人却不会感到有欣赏诗词那样的兴味.《红楼梦》在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雅俗共赏.通俗主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文章,即反映一定的客观事物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形式的书面语言,既包括通常说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所谓文章三体,即作者为主体,文章本身为客体,读者为受体。它们之间联系密切,又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对此问题,试作刍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