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4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孔杰战胜胡耀宇延续着新人王年年新的窠臼开始,就一直在期盼着,期盼着一种结果。韩国的新锐厉害,可我们也不赖呀,这几乎是我所接触的中国众少年高手的一致态度。五届比赛,韩国暂时以3:2领先,去年彭荃遭遇来去匆匆的李世石,小李抓住仅有的一次机会完胜而去(这是小李最后一次参加新人比赛)。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今年,又难免惴惴。都知道韩国新人王的成色最高,宋泰坤更是其中的狠角。如果说小李已经是成精的魔头,那小宋正在向这个方向急速挺进,属于最危险的爆发期,长时间占据韩国杀手榜前茅的他刀锋猎猎,正在无情地将一切横在面前的阻碍摧毁。 小美赶上了好时候还是会倒霉地充当小宋入魔道上  相似文献   
2.
我国围棋经过清初的迅猛发展后, 至范(西屏)、施(定庵)时达到顶峰。此 后棋道慢慢趋于没落,到了晚清,虽有“十八国手”,但围棋造诣上较范施已有明显差距。 李湛源即为“晚清十八国手”之一,名许清,字海门,号湛源,江苏南通人。当时的扬州是经济、文化重镇,也是围棋活动盛地,汇集了各方棋艺大家。少年时的李湛源经常前去观摩习艺,只要是水平比他高的棋手,就虚心求教。只短短两年时间,李湛源已融汇百家所长,凌于众人之卜一跃而为国手了。 在秋航移居北京寿佛寺后,李湛源也随后到来,人们把他们与同为“十八国手”之一的沈介…  相似文献   
3.
老虎不吃人     
以前曾写过依田的食言之举,口无遮拦的大嘴先生撕毁不复出的条约再战丰田杯。无意贬低虎痴的出而反尔,内心竟有些喜欢上这位另类的家伙。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棋风,凶神恶煞般的相貌配以威力无匹的出手,完全迥异于和风细雨的日本传统。所以很自然地喜欢上了他,这对  相似文献   
4.
还是在三年前,play361网站刚刚成立的时候,郑弘九段出任总经理意气风发。我又想到了他时,才蓦然发现平时光顾的只是棋圣道场,那个当初准备做成中国最大围棋网站的play 361不知怎么样了。上网,点击,连试几遍  相似文献   
5.
又见围甲     
前言 第五届围甲是一个全新的围甲,信联及好猫公司的强力介 入,围甲做大的可能变得现实起来。得知万强出任信联宣传部负 责人,与他进行了电话联系。一个与围棋有着密切联系的沟通者 担负起信联做大围甲的核心,肯定会有更胜往昔的种种举措。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开始关注起结城聪来了,那个人就是我。经常有人问我胜率多少,又赢了几盘棋,可我总是让他们失望。我对数字的概念很模糊,可能你觉得一个以棋为生的人会这样有些不可思议。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拿了副围棋给我玩,为的是不让我缠着她讲故事。我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玩,妈妈总是向别人夸我懂事。我发现这些黑黑白白的东西很适合我,我常常一整天用它们在棋盘上摆出各种图案。那时候我是快乐的。可是有一天爸爸告诉我那是用来争胜负的,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惧。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在正式比赛中赢棋的情形,看到对手痛苦…  相似文献   
7.
李世石以2002年度的mvp揭开了韩国上一年度最后的悬念。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竞选以小李的胜出而告终,整个过程虽跌宕起伏,却毫不拖泥带水,脆生生一如小李的个性。 每年的第一人之争都没像这次闹得不可开交,石佛像块拒绝融化的冰,不会给你任何机会。好好先生不光人缘好,论成绩,论收入都一目了然地无  相似文献   
8.
一谈到入神,总有点高深莫测的意味,心中惶惶的怕了。到底是什么?说不清,反正是我辈俗人不敢奢望的层次。干什么都要分个三六九等,下围棋的更为精细,从入神到守拙依次分类,不仅如此,还详细规划了各自的相应水平。这就是境界? 围棋的九品之说是我们中国人创  相似文献   
9.
盘点一下2000年的中国围棋你会发现,以往那种常、马争霸,轮流坐庄的格局并未重现,周鹤洋已悄然攀至积分榜的榜首成了最大的赢家。自5月份零封常昊加冕新棋圣后,一路走势强劲,在福地昆明连续两次将邵炜刚掀翻在地,左手捧得阿含杯,右手也已将NEC杯的一角紧紧抓住。而且在石佛将中国的几大绝世高手戏弄于股掌之间,压得整个中国棋界抬不起头来的时候,又是周少侠当仁不让,遇佛杀佛,替大家出了心中一口恶气。如此似乎还嫌不够,周鹤洋又统率着建设摩托化部队东征西讨,直杀得各路诸侯人仰马翻,而他自己则提前三轮就美滋滋地品…  相似文献   
10.
联赛面面观     
不想再谈围甲的利与弊,说的已经够多了。在褒贬不一的议论中,围甲走过了两年的风雨之路。我宁愿相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尽管它有“强行启动”之嫌,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但在我心中,也可能在大多数棋迷的心中,围甲是我们惟一的骄傲。当日韩棋手一次次称雄世界舞台,而我们只能可怜巴巴地守着三个世界冠军的时候;当韩日办起一个个世界大赛、趾高气扬地步下人海战术,我们守望着春兰杯却又无力把它留下时,围甲已成了我们心中不融的最后一个暖点。 把联赛体制引入围棋,绝对算得上中国人的一次创举,而且从目前的行情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