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体育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高速动态析仪对部分运动员的挥击点距进行测定.发现9个球点的击球点距在本垒前沿形成具有两个斜面的立体空间,9个击球点距,只有外低球点的击球点距小于30cm.其它8个球点的击球点距大于30cm.  相似文献   
2.
棒球挥击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速动态分析仪对部分运动员挥击速度现状的解析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出从启动──中球的挥击时间:斜碰撞时是在棒速下降时进行的.现要求棒的挥击时间在100ms以内,投手球飞行至本垒前3.4m左右时棒开始启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棒球选手的挥击动作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力图描述出我国棒球选手目前挥击动作中髋、肩、腕等关节的运动状态和它们与甜点之间协调制约的关系,以及挥击技术动作中上述有关环节及时制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五十年代以前的足球战术阵型尽管有变化,但是1930年英国人契甫曼首创的“WM”式始终是各国足球比赛时的基本阵型。1953年末,匈牙利足球队访问英国,在著名的伦敦温布莱球场以6∶3凌厉攻势,眼花缭乱的传切跑位大胜英国队后,足球战术阵型的布局及其打法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国对两个高速相向运动的球棒和球瞬间外碰撞粘滞时间的定量近似值没有进行科学研究.揭示这个粘滞时问的定量近似值,能给击球远而有力有所启示.首次在我国采用先进的美国KODAKEKTAPRO1000帧/s高速录相分析系统进行500帧/s的水平和垂直同步拍摄击球全过程.解析得出粘滞时间4ms(毫秒)定量近似值.为提高中国挥击能力须对实验依据不足的挥速理论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